科普要從娃娃抓起,《大國匠作:給孩子講非遺里的中國》由知乎旗下童書品牌“知小乎”聯合非遺運營品牌“童澤坊”打造。此前,“知小乎”已相繼出版《知乎版十萬個為什么》《給孩子的人類文明史》《給孩子的節日之書》《熊津英語圖畫書》《大運河長卷》等數十
“舌尖上的博物館”是南寧博物館的特色品牌活動。廣西自然博物館將在4月18日至19日開展主題為“濃情三月三”的民俗文化展覽及系列活動。19日10時至12時,博物館將推出創意扎染體驗,家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中國民間傳統工藝,共享親子時光。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非遺品牌大會相關情況。文旅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表示,“2023非遺品牌大會”將于3月23日至25日在廣州舉辦。
在全球范圍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日益受到重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重點關注其中的7個亟待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次,我們要關注的是民間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總之,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7個亟待保護的非物質文化
創新傳承,非遺文化煥發新活力省級非遺潮州單叢茶制作技藝市級傳承人藍澤敏介紹,他們依托畬族特色非遺文化開發了盲盒,還結合畬族飲食文化開發“茶香烏米飯”等產品,下一步將打造集展示和體驗于一體的畬族文化博物館。
2008年,雅安的黑茶制作技藝(南路邊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雅安黑茶制作技藝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山河秀麗俏風光,四川文化美名揚。本期讓我們一起走近溫婉四川,品味“天府之國”的魅力。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因產于竹紙之鄉的四川省綿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國西南地區。蜀繡集中于四川成都,產于四川成都,綿陽等地。重慶市和
新華社北京6月10日電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共140項。
按照“百項千件”創意作品展賽基本架構,立足“能展盡展、宜賽盡賽”原則,組織區內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方面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非遺作品創意制作和參賽展銷活動,共推選202名非遺傳承人、347件作品參賽。
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本人在參觀了中國著名的非遺博物館之后,深有感觸,以下就詳細闡述一下參觀心得和體會。以上是本人在參觀非遺博物館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悟。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非遺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接下來,我
每個一針一線繡制的圖案,都包含著那個年代獨有的韻味,訴說著只屬于那個年代的故事。”陳云霞說,刺繡心得靜得下來,這是一門精工細作的藝術?!比缃瘢愒葡純叭灰殉蔀榱说谌椑锎汤C的傳承人,在授課的同時,她也在不斷學習,希望能將這份珍貴的技藝傳承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吉吉說,“從傳承人到傳承人群”,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意味著西藏非遺傳承工作發生了概念性的變化?今后,我們將在原有扶持傳承人工作的基礎上,加大對傳承人群的扶持力度,從而進一步拓展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子,為包括更多普通從業者在
如果說圖片視頻只能記錄非遺技藝的形態,這項實驗通過采集非遺傳承人創作時的身體特征數據,將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藝本身“量化”,揭開了技藝的“基因密碼”。大數據揭開非遺技藝“基因密碼”“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復制出非遺技藝,那非遺的價值又何在?”一旦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莫柏槐與青山嗩吶的故事青山嗩吶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莫柏槐的書房里依舊亮著燈。電影《百鳥朝鳳》講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爺傳承和守護北派嗩吶的故事?!边@是莫柏槐學習嗩吶近50年的心得。出生于嗩吶世家的莫柏槐,真正與嗩吶結
郭佳)“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暨第五屆“吉林非遺節”7日晚間在長春文廟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非遺節目、非遺項目吸引大量民眾前來參觀打卡,讓仲夏之夜充滿快樂的氛圍。
為加大韶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力度,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隆盛醬油釀造技藝保護單位,推動建設韶關市隆盛醬園博物館,讓該非遺項目重新回到歷史建筑隆盛醬園老樓,全面展示百年老字號“隆盛醬園”的歷史文化。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將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市文旅局將于本周六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17項非遺展示、3項非遺表演、1項在線養生講座、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代
文旅融合,于非遺是一個機遇和平臺,為非遺的傳承與傳播,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提供了新路徑,弘揚非遺價值,提升旅游品味?!胺沁z+研學”的模式,不僅助力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能讓更多人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此舉不僅沒有影響當地非遺傳承工作,反而增強了一些老藝人、老工匠“帶徒授藝”的積極性——把真正投身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能人引進來,是確保能者上、庸者下的有效手段。隨著人們對部分非遺項目的喜愛,“非遺傳承人”的頭銜似乎變得越來越“值錢”,對此我們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