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茶文化非遺項目展示交流活動上,工作人員引導小朋友體驗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當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遺”主題活動主會場活動在福州市舉辦。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5月21日,工作人員在茶文化非遺項目展示交流
4月24日,2023貴州非遺季“璀璨烏江寨·非遺嘉年華”活動將在遵義市烏江寨國際旅游度假區開幕,邀請廣大游客朋友一同穿越歷史的長河,感受非遺的魅力。2023貴州非遺季以“璀璨烏江寨·非遺嘉年華”為主題,由遵義市人民政府、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遵義市文化旅游局
隨著抖音的快速普及,非遺文化正在借助短視頻這種形式獲得新的機遇。過去一年,抖音推出了非遺合伙人計劃,希望幫助更多的非遺創作者,用短視頻獲得更好的生活。年終歲末,抖音選出了一批非遺創作者,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做成系列短片,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三位老手。 重播 播
在廣西,提到“非遺”, 你能想到什么? 賓陽炮龍節?劉三姐歌謠?盤王節? 作為標準吃貨 分分鐘想到的就是“非遺美食”! “恭城油茶”是恭城瑤胞的一種傳統食品,據說史料記載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90年代后,“恭城油茶”傳至桂林及廣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劇照。 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劇照。 電視劇《芝麻胡同》劇照。 核心閱讀 呈現于熒屏的一個個真實而精彩的“非遺文本”,就是生動的中國故事。近年來,一些展現非遺文化的電視作品,或通過意趣盎然的情節鋪展、活潑親和的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評選法》,2003年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 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國務院于2005年頒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重新做了界定。 這意
原標題:新年新旅游丨騰沖非遺文化體驗 騰沖 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處處可以找到中原文化的身影 在漫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 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 也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元旦,前往騰沖這座被譽為 “遺落邊地的漢書”的邊疆小城 體驗不一樣的非遺
參會人員與13件非遺作品合影 永嘉縣僑聯供圖 中新網溫州11月30日電 (張益聰)馬燈戲、昆曲等戲劇;溫州蓮花、永嘉花鼓等曲藝;泥塑、甌瓷等技藝……作為歷史留名的千年古縣、如今浙江省的重點僑鄉,溫州市永嘉縣非遺文化底蘊深厚、踴躍民間,而如今,當僑鄉力量“攜手”
轉自:雄安發布 新春走基層丨“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雄安新區非遺展演歡樂過大年活動精彩紛呈 1月14日-15日,雄安新區第二屆非遺展演歡樂過大年活動在安新縣白洋淀不夜城舉辦,來自雄縣、容城縣、安新縣的非遺表演隊伍帶來了舞龍、舞獅、西河大鼓、武術表演、河北梆子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www.ihchina.cn,以下簡稱“中國非遺網”)經過改版,已于2019年3月21日發布上線。為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情況及相關數據,在網站改版過程中,我們委托技術團隊設計制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