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評選法》,2003年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
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國務院于2005年頒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重新做了界定。
這意味著人類已經深刻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深遠意義、重要價值及其所面臨的危險境地和缺乏保護的事實。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變現形式和文化空間。
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言語;
2.表演藝術;
3.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6.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基礎。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
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或濫用。
在科學認定的基礎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社會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止到2016年,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39項,是世界上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其中7項屬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包括:昆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篆刻、書法等。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更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釉掝}: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
7月17日,學?!芭9男欤z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