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二十四節氣入選非遺之后,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達39個。那么,最新中國3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下面,好多興趣班小編給大家整理一下。
1.昆曲
入選時間:2001年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
2.古琴藝術
入選時間:2003年
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
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入選時間:2005年
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
4.蒙古族長調民歌
入選時間:2005年
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結晶的音樂藝術形式。
5.中國篆刻
入選時間:2009年
于方寸間施展技藝、抒發情感。
6.中國雕版印刷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開創人類復印技術的先河。
7.中國書法
入選時間:2009年
持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
8.中國剪紙
入選時間:2009年
表達了廣大民眾的審美情趣。
9.中國傳統木營造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反映中國傳統社會等級制度和人際關系。
10.南京云錦織造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存續著中國皇家織造的傳統。
11.端午節
入選時間:2009年
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
12.中國朝鮮族農樂舞
入選時間:2009年
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體。
13.《格薩爾》史詩
入選時間:2009年
關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薩爾神圣業績的宏大敘事。
14.侗族大歌
入選時間:2009年
傳遞一個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肅花兒
入選時間:2009年
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價值。
16.新疆《瑪納斯》史詩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三大史詩之一。
17.媽祖信俗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影響最大的航海保護神。
18.蒙古族呼麥
入選時間:2009年
蒙古族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
19.福建南音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
20.熱貢藝術
入選時間:2009年
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佛教造型藝術。
21.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
22.藏戲
入選時間:2009年
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3.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一種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藝術性的傳統手工藝。
24.宣紙傳統制作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傳統手工紙的杰出代表。
25.西安鼓樂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傳統器樂文化的典型代表。
26.粵劇
入選時間:2009年
中國南北戲曲藝術的集大成者。
27.羌年
入選時間:2009年
羌族人民借以表達對所有生靈、祖國和祖先的尊重和崇拜。
28.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入選時間:2009年
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
29.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
入選:2009年
集紡、染、織、繡于一體。
30.麥西熱普
入選時間:2010年
是古代維吾爾先民祭祀、祈福、慶典活動的遺存和發展。
31.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入選時間:2010年
在中國的運用始于唐代。
32.中國活字印刷術
入選時間:2010年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33.中醫針灸
入選時間:2010年
以調節人體平衡狀態而達到保健和治療。
34.京劇
入選時間:2010年
是融唱、念、做、打于一體的戲劇表演藝術。
35.赫哲族說唱藝術伊瑪堪
入選時間:2011年
一個人說唱結合地進行徒口敘述,無樂器伴奏。
36.皮影戲
入選時間:2011年
皮質或紙質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隨音樂和唱腔表演故事。
37.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
入選時間:2012年
自公元10世紀開始就在閩南地區廣泛傳播。
38.珠算
入選時間:2013年
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
39.二十四節氣
入選時間:2016年
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以上就是最新中國3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傳承和發揚中華名族的精神文化,是我們不可推脫的責任。和“好多興趣班”一起,發現、發展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一篇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十笏園文化街區的齊魯非遺文化產業孵化器,是山東省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孵化項目的文化產業創業孵化基地,匯集了眾多大師級非遺傳承人,集中展示濰坊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