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王美蘇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 10月12日,16屆2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八批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確認龍形拳、龍舟龍頭制作技藝、素馨花傳說、越秀山故事、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燒賣、腸粉、盆菜、白切雞、云吞面、竹升面等第八批市級
6月19日,記者從廣州市文廣旅局獲悉,廣州100家致力于廣州非遺社會傳承和傳播的單位,被評選認定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2021-2023年),逐漸加強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載體建設,拓寬社會各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渠道,彰顯新時代廣州非遺的新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當嶺南老街綻放新潮活力,感受“老”文化的“新”傳承;當外國友人“邂逅”非遺文化,感受新視角下的羊城魅力。金秋9月,鳳凰網廣東來到了廣州永慶坊非遺街區,與美國教授敖博特(Albert Wolfe)一家三口共同體驗廣州非遺文化。/文字
南都訊 記者馮蕓清 通訊員詹蘋蘋 6月12日,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正式開街,元宇宙非遺街區同步上線,成為全國首條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放的非遺街區。越秀區深入挖掘北京路歷史文化記憶和文旅資源,對中山四路騎樓建筑進行整體整飾活化利用,將其打造成嶺南非遺的重要展示窗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近日,從化區認定了廣州市首家非遺工坊——百匠園非遺工坊,這是廣州市非遺助力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的鮮活成果,體現了廣州扎實做好非遺系統性保護的生動實踐。 百匠園非遺工坊位于從化區江埔街下羅村羅洞小鎮,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總建筑面
10月12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八批廣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確認龍形拳、龍舟龍頭制作技藝、素馨花傳說、越秀山故事、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燒賣、腸粉、盆菜、白切雞、云吞面、竹升面等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4
不出廣州就有一條獨具非遺特色的旅游線路,這條線路叫“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游”線路,這條線路已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成為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的范本。 線路基本包含了羊城的好去處,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一)第一站:老城魅力 路線:蓮香樓——永慶坊—
由于國家重視與保護,現在越來越多的報道、紀錄片、綜藝節目讓非遺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塊,體驗非遺、感受過去的慢節奏生活,仿佛也成為離開現代高壓枯燥生活的一種潮流。 之前看《非凡匠心》張國立老師他們玩的白族扎染,就一直想到
“廣州非遺故事會”于12月14日下午在廣州舉行。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管一級調研員陳澤華介紹了廣州市近年來非遺保護工作主要情況。近年來,廣州市不斷提升非遺系統性保護工作水平,努力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逐步走出具有保護有力、傳承有序、管理有規、融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