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技藝,一份傳承,一份堅持,一份守護……這些古樸精巧又底蘊深厚的山西非遺手工技藝品,無不鐫刻著深厚的歷史印跡,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憑實力圈粉,山西非遺好物名不虛傳。 黎侯虎 “中國第一虎”黎侯虎是發祥于山西省長治黎城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因黎城古稱黎侯國而得
原標題:非遺節時話非遺:2021年中國共計155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全名錄分享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2021年10月28日-11月1日,第八屆國際非遺節將會在四川成都舉行。面對非遺圈最大的盛會,小小匠客我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會對此盛會保持足夠的關注,后續
1月7日,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暨2023民宿過大年活動在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正式啟動。新京報記者從啟動儀式現場了解到,2023年1月7日至24日,延慶區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延慶“非遺美食宴”也將首次亮相,端上游客
轉自:中國西藏網 近日,拉薩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拉薩39個項目入選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據悉,根據拉薩市建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工作安排,拉薩市文化局上報了《關于公布第六批拉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來源: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 原標題:我的時尚新定義·對話皮革 | 魏素瑩:“非遺+皮革”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近日,深圳非遺生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素瑩接受人民網專訪,暢談非遺工藝與深圳皮革行業的深度結合,以及對行業研發設計、數字化的看法。她希望,通過“
原標題:【非遺科普】1分鐘帶你了解非遺 戰國時期皮鞜履 這是一雙皮鞋,出土于戰國時期。 從它時尚的造型來看 我們的鞋子兩千年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大變化 敦煌壁畫 唐代供養侍女像 敦煌壁畫里出現的唐朝產皮包 看這紋路、這材質 一點不輸當今的名牌包! 原來我們老祖宗一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尹曉宇 1月6日晚,非遺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在江蘇衛視開播。節目聚焦“新生”,一方面用發現者和體驗者的視角,陪伴觀眾領略非遺技藝如何在歲月傳承中歷久彌新;一方面以參與者和助力者的身份,挖掘文化精萃,打造非遺文創,為非遺“新生”賦能
你知道什么是非遺文化嗎?非遺文化全稱:(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文化有手工刺繡,毛線編織,糖人,糖畫,皮影戲,古琴,剪紙,唐三彩,川劇變臉,古琴,鼓樂,書畫,少林武術等等 那我來先來給大家介紹幾種 一:刺繡 刺繡是用針線在絲綢和不同的布料上繡出的花朵等各種圖案。
論壇現場 論壇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應妮)第二屆“一帶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遺文化交流論壇6日在京舉行。論壇分為“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的思考與聯想”“盛世六合·獻禮非遺20周年”“和合之美·中阿文化命運共同體的新機遇”三
甘肅張掖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與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匠心”賦能“非遺”傳承 本報記者 尹曉軍 特約通訊員 王增智 近日,走進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職教中心,操場上彩條飄揚、人頭攢動,頂碗舞、打夯歌、面塑、樹皮木塑畫等“非遺”技能項目令人目不暇接,吸引眾多師生駐足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