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培育青年“新姿態”。優秀傳統文化以其獨特魅力吸引眾多年輕人一探究竟,新時代青年進行文化傳承,實際上也是青年向傳統文化奔赴的過程。綜上,廣大青年應攜手并進,繼續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人民共享”的主題,武漢博物館聯合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舉辦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非遺藝術品入藏武漢博物館儀式。據介紹,此前,武漢博物館與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湖北省常福曾技能大師工作室)跨界合作開展的“糖藝塑瑰寶,匠心守傳承”系列活動已歷時三個月
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8日,「新傳統——潮汕非遺藝術展」的特設環節“藝術家駐留創作計劃”啟動。期待著有更多的藝術家參與到我們往后的藝術家駐留創作計劃當中。
閆老師表示,只有親手體驗了柳編的制作工藝,才能感受到這些非遺技藝的精華和內涵。“我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柳編,我喜歡柳編,我希望把柳編傳承下去,我現在教會了100多名柳編愛好者,我希望他們編出來更好更精的作品,把柳編這項非遺文化發揚光大。”閆
究竟有什么神奇之處?一次,他無意間被一把精美的竹扇所吸引,這一看便開啟了他與折扇間的不解之緣。可以說,300年前,是天津人把這項技藝帶到了北京。從愛好者到傳承人,徐廣華對這門技藝有了新的理解。如今,潛心折扇工藝的劉乃鶴,不僅在家鄉菏澤開了全
在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有位“網紅”扎刻老師——云廷臻,出生于1996年的他,已經是齊河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這就需要我們年輕一代的非遺傳承人以更加專業的角度,不斷更新和創新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希望我的作品以后會走出國門,邁向世界,讓更多人
為大力弘揚非遺文化,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青年學生對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近日,機械工程學院在圖書館202報告廳舉辦“傳承土織布非遺文化”講座。講座中,張玉女細致生動地向大家講述了土織布的歷史與現狀,通過PPT與師生分享了土織布的
當日,數十名織錦女工在湖北省來鳳縣龍鳳文化中心廣場現場進行“西蘭卡普”制作,普及非遺文化。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加強對“西蘭卡普”的保護與傳承,圍繞“西蘭卡普”傳統技藝打造文化旅游產品,促進土家族傳統技藝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順德地處珠三角腹地,不僅經濟發達,而且還是粵菜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廚師之鄉。有些美食制作技藝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款順德美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的名氣可能相對較小,但同樣值得品嘗。看過這些美食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