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浙江分站_浙江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通訊員 駱薇)近日,嵇錫貴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杭州市景成實驗學校隆重舉行。嵇錫貴大師工作室落戶景成,旨在傳承越窯青瓷非遺文化,增進學生對傳統青瓷文化的了解,激發師生對青瓷藝術
以2001年5月28日中國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為標志,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走過近20年的歷程。國家文旅部非遺司原一級巡視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馬盛德從國家開展非遺保護工作之初即參與其中,這些年間,他既
國家級非遺——“埔寨火龍”表演受訪者供圖 紅彤彤的春聯、喜慶的大紅燈籠、街頭巷尾的親切問候……兔年春節即將來到,梅州各地呈現喜氣洋洋的景象。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市民趁著假期,選擇到梅州各地感受非遺文化,或赴旅游度假村泡溫泉驅寒養生等,喜迎新年到來。
“虎”賀新春到,劍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手工藝人施展技藝所長,創作了各類虎元素非遺作品,喜迎虎年。在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烘托出了濃濃的年味兒。 苗族剪紙俗稱“繡花
武漢因水而興,亦因水而憂。相傳,堯舜禹部落聯盟時代,長江、漢江流域特別是武漢段水患成災,民不聊生,大禹率眾在武漢疏江導漢,馴服了洪魔,使長江、漢水在這里交匯,流向大海,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數千年來,武漢大禹治水傳說鼓勵和指引著武漢人民與洪水不斷抗爭,從而使
原標題:傳統非遺跨界新生、博物館IP文創亮相文博會 嶺南非遺“大秀”國潮范 郭奕輝正在創作潮州木雕作品。李嘉耀 攝 湛江吳川泥塑與天津泥人張南北泥塑藝人同場獻藝,四川三星堆博物館“考古盲盒”、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玩偶紛紛亮相……非遺傳人現場“秀”絕技,博物
很多年輕人已經開始嘗試著把非遺和現代觀念融合在一起,讓非遺變得時尚起來,更好地傳承下去00后女孩用竹編做連衣裙獲大獎一名大三女孩,從小就喜歡畫畫,所學非遺文化作品的照片的專業也是藝術設計專業在設計方面有極高的天賦她的夢想是。1中國蠶桑絲織技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8項,并予以公布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法律客觀我國的第一個得到國
白族扎染取材廣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風物作為創作素材,其圖案或蒼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蔭蝶影或神話傳說或民族風情或花鳥魚蟲,妙趣天成,千姿百態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動植物紋樣比如蝴蝶紋樣因為蝴蝶以其身美非遺扎染介紹;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
1、活動時間9月30日至10月20日 活動地點蘇州獅子林 景區門票40元需提前預約購票,每天可搶1元門票 蘇州博物館 1藏梅花與竹子題材特展 時間8月25日11月22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吳門書畫展廳 特別遴選館藏明清以來文人逸士蘇州博物館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