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一起向未來”2022成都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天府新區第四小學舉行,此次活動是由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指導,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天府新區文創和會展局、四川天府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主辦,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上,來自華陽小學、鹽道街小學卓錦分校、西一路小學的學生們分別帶來了中國鼓、金錢板、川劇表演,引來觀眾陣陣歡呼喝彩。武侯科技園小學與天府新區第四小學的學生分別帶來了龍舞與武術表演,展示了新時代小小少年的抖擻精神。
??
除了有學生的非遺演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特別邀請了非遺傳承人給師生們帶來了四川清音、川劇、銅壺茶藝表演,以新時代精神展現了曲藝與傳統戲劇藝術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的啟動方式也是別出心裁,非遺工作者、非遺傳承人、教師、學生以火炬傳遞的形式,點燃了非遺之火,寓意著以非遺形式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
“一起向未來”非遺進校園示范成果巡展也于當日正式亮相。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到:“此次展覽以圖文展板和學生非遺作品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成都市三批次共50所市級非遺傳承基地學校近年來的非遺進校園的成果。自2014年以來,開展了1000余場非遺進校園教學、展演、社會實踐、講座、研學等活動,組織非遺傳承人授課時間累計超過3000課時,編印近百本非遺校園讀本,參與學生超過5萬人次。”除了有非遺靜態展示,此次活動還設置了非遺活態展示,非遺傳承人與學生現場共同展示非遺技藝。
新時代,新征程,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和省委、市委黨代會關于“堅定不移推進文化繁榮興盛,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精神,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在開展非遺進校園的同時,重點推進非遺校園課程體系建設,注重五育并舉、學科融合,非遺傳承基地學校在實踐中積累出優秀的非遺教學經驗,形成了更加多元更加成熟的非遺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今年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增設了非遺課堂展示與教研交流活動,非遺傳承基地學校老師共聚一堂,展示非遺校園課程建設成果,交流非遺教學教研經驗。
非遺保護的重要理念在于“見人、見物、見生活”,啟動儀式上,來自雙眼井小學的學生帶來了兒童劇表演《非遺少年行》,用戲劇表演的形式展示了此次活動發布的“十大成都非遺研學旅行主題”。非遺傳承與保護不僅是完成從“進校園”到“在校園”,走出校園、走進非遺傳習地也同樣重要,通過非遺研學的方式,讓青少年用腳步和眼睛去丈量非遺里的天府文化。從11月12日起,“成都非遺少年行”非遺研學活動即將啟程,來自50所成都市非遺傳承基地學校的學生們將親自去實踐十大成都非遺研學主題。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希望通過發布十大成都非遺研學主題,激發全市青少年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內生熱情,提高廣大師生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廣大師生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幫助青少年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進而培養合格的天府文化未來守護人和世界文化名城未來建設者。
啟動儀式結束后,“一起向未來”2022成都非遺進校園系列傳習活動將繼續在各區市縣巡展與巡演,成都非遺公眾號將持續送出“成都非遺少年行”非遺研學活動免費名額,歡迎廣大學生與家長持續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