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桂林旅游,不可錯過的“非遺”美食,每道都是地方特色
桂林不僅有甲天下的山水,還有口味獨特的風味美食,如果你春節到桂林旅游,記得不可錯過這些“非遺”美食,每一道都是地方的特色。
這次帶娃冬游桂林期間,品嘗到許多風味獨特的美食,實在太棒啦,馬上和大家分享一下。
“非遺”主要是文化的傳承,不同的飲食習慣造就了獨特的美食傳統,像桂林是廣西與湖南湘潭的文化融合處,這里生活著京、彝、水、仡佬族等十余個少數民族;
人民飲食習慣也經常處于清淡和酸辣之間,各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風味,如果你來桂林,一定要嘗嘗這些大自然饋贈的美味。
這道美食在國內也是無人不知了吧?作為廣西最經典的十大名菜之一,陽朔啤酒魚很多人都吃過,但大部分人吃到的,都是用草魚(鯇魚)制作的,魚刺會比較多。
而我這次在香宮吃到的,是產自漓江里的劍骨魚,刺少骨大,肉質非常的緊實;
并且制作時,使用的是陽朔船家傳統的烹調法,加上酒店自釀的新鮮啤酒做配料;
這樣制作出來的啤酒魚,湯汁濃稠、酒香撲鼻,魚肉鮮香無比。
桂林米粉、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面,都是風靡世界的小吃。
但是,來桂林這個原產地,總得吃一頓桂林米粉,才能感受什么是正宗吧。
桂林米粉的靈魂是鹵水,鹵水制作技藝也入選了非遺技藝。
鍋燒金燦脆香,米粉米香撲鼻,入口順滑,非常不錯。
平樂十八釀是地方的特色菜,平樂距離桂林市區僅80km,在美食味道間,卻獨具一方特色,讓得老饕們也抵擋不住這色香味俱全,飄香四溢的非遺美食——平樂十八釀。
苦瓜釀、辣椒釀、南瓜花釀、茄子釀、豆腐釀...
釀菜之所以能得到平樂人的偏愛,不僅僅源于“萬物皆可釀”,一個個塞得圓鼓鼓的釀菜,更是填補了漂泊在外的平樂游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唯有釀菜解鄉愁”。
廣西荔浦縣種植芋頭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品質遠勝其他地方所產,荔浦出產的芋頭,自清康熙年間以來就被列為“皇室貢品”。
他以自身的芳香撲鼻、酥糯軟甜的魅力征服無數人的味蕾。
好的食材,口味與營養并存,濃湯荔浦芋頭王精選本地走地老雞老火慢燉,燉足3小時燉出濃湯,雞湯和芋頭混合,上桌時味道香濃誘人,一碗接著一碗 讓食客們“芋”罷不能。
靠山吃山,交通不便的山區人們,更懂如何將食材變幻出與眾不同的風味,以滿足口腹之欲。
龍脊的農家至今保留著一道“名菜”——龍脊土椒炒臘肉,其臘肉便是他們獨門秘籍,在最寒冷的時節,農婦將臘肉掛在自家灶臺上,經歷長達一個多月的柴火熏烤,成就了一條條地道的龍脊臘肉。
這道用龍脊土椒,與猛火爆炒的臘肉,肉脆偏辣且香,是下飯的好幫手。
1995年,永福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羅漢果之鄉”。
羅漢果發源于永福縣龍江鄉,享有“東方神果”之美譽。
這道美食打破傳統紅燒肉的做法,用羅漢果自身含有的糖甙、果糖、葡萄糖等代替普通白糖的甜,嵌入資源土豬肉中,小火慢燉、大火收汁,羅漢果掏空內芯做成盞,煨好的五花肉裝入盞內,淋入少量湯汁。
淮山排骨湯
外婆菜雜糧煲
香宮招牌肉
泉水土雞湯
百香果撈百合
小炒黃牛肉,桂林人都很喜歡吃。
香煎羊肉餅
這次在香宮體驗到的桂林特色美食,作為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標志性餐廳,香宮提供精致的粵菜、湘菜、川菜及正宗桂林,適應季節變換的時令菜肴,還是蠻不錯的。
環境來說,獨立包間,裝飾傳統中式,古典優雅,適合商務宴請。
整個餐廳都有許多古玩物件,隨便逛逛,也是挺享受的。
好了,以上就是樂玩君的桂林旅游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我的廣西旅游經歷。
Hi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游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省會,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著豐富的美食文化。以下為您介紹一些石家莊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饃:這是陜西的傳統名菜,但在石家莊也非常受歡迎。烤鴨:雖然不是石家莊的特色小吃,但是在石家莊也有很多好吃的烤鴨店。這種小吃在石家莊也
此外,超百萬餐飲商戶在美團報名“春節不打烊”活動,年夜飯線上預訂、外帶配送、吃住玩一站式等服務新模式涌現,進一步激發春節餐飲消費市場活力。提前半個月通過美團App、大眾點評App預訂年夜飯的訂單量較去年增長305%。
七月流火,暑氣漸盛,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稻鄉旅游景區開啟首屆非遺美食文化節,這里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開創性記憶,擁有濃郁的朝鮮族民俗風情。非遺美食文化節小吃攤位(樺川縣融媒體中心供圖)據了解,此次非遺美食文化節吸引八方來客4萬余人,帶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
比賽將選出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的美食品牌,入選《2023呼倫貝爾美食地圖》,為市民和各地游客打造獨具風味的流動的美食盛宴。比賽現場,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大廚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拿手菜前來參賽,一道道融合著大草原與蒙古族特色氣息的美食為現場市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