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開展多項宣傳推廣活動,并提出“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三項活動口號。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為古老技藝賦予當代審美內涵
非遺攜手游戲 新潮玩法中的傳統元素
近年來,國內諸多的熱門網絡游戲,紛紛選擇與非遺項目進,古老的非遺在創新的數字世界中,探索更多發展可能。作為以唐代歷史為故事背景的國風網游《劍網三》,在游戲中設置了一個以古琴為標志物的武林門派“長歌門”,其角色技能包含了“宮商角徵羽”的古琴五調,在角色釋放技能時玩家能夠聽到富有古韻的音調。
非遺攜手時尚 新設計點亮老手藝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全國范圍內甄選百余所院校參與的非遺保護項目。通過組織非遺傳承人到高校學習專業知識、研究技藝技術等研討、實踐活動,幫助非遺傳承人提高專業技術能力。連續舉辦多年的“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將苗繡、蠟染、京繡、榮昌夏布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服飾設計融合,使非遺創新產品成為更具有中華文化精神的“中國設計”。
非遺攜手電商 實用好物熱銷全國
自2020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支持各電商平臺舉辦“非遺購物節”,協同各地文旅廳局、非遺保護單位、非遺文創企業和傳統老字號等企業進行非遺產品的線上展銷推廣。
我國73%以上的非遺項目保存在鄉村,發展非遺與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息息相關
非遺工坊助力致富 促生產提振傳統工藝傳承
“非遺工坊”是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推動設立的“非遺+扶貧”項目。截至2020年6月全國已設立超2000家,覆蓋非遺項目達2206項,帶動50萬人就業、幫助2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非遺+扶貧走出新路、落在實處。通過學習傳統手工藝技能,以授人以漁的方式越來越多的群眾實現了“有技在手,致富不愁”。
非遺旅游模式迭代 以傳統文化賦能地方旅游發展
以傳統文化及其活態傳承、創新利用為核心,非遺小鎮作為非遺保護和發展的平臺,通過“文創興鎮”的方式實現文化傳承、生態維護、產業經營和社區營造。采用苗侗建筑風格修繕的貴州丹寨小鎮,將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16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其中,游客在小鎮中可以感受到獨特的非遺傳承和精妙的匠心神韻。開業半年,就成為貴州省游客量排名前三的獨立景區。
送戲進村文化下鄉 直播開唱惠民創收
送戲下鄉活動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很多稀有的地方戲種屬于非遺項目,一些地方院團積極擁抱新媒體傳播方式,改用直播作為“新戲臺”持續開演。濮陽縣振興曲藝說唱團把演出搬進了抖音直播間,從下鄉唱戲變為線上直播,從今年2月6日的首次開播,到現在已達到日均觀看直播人次10萬以上,而其中一半都是身在外省的老鄉。
非遺源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人民是非遺的持有者、傳承者和受益者
云端可觀非遺影像 知識普惠人民共享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各網絡平臺承辦的“云游非遺影像展”今年將限時免費展映幾十部珍貴視頻,讓廣大觀眾欣賞傳統文化之美、了解更多非遺知識。
騰訊視頻以“人間煙火”為切入點的基礎上,匯集《行走的歌謠》等非遺影像以及傳統美食主題紀錄片,傳遞非遺與現代生活的交集感知。愛奇藝結合自身“華夏古城宇宙”等熱門影視IP,推出影劇薈萃、記錄傳承、綜藝大觀、活力再現四大活動板塊,集中展現傳統服飾、手工藝等方面的非遺影像。優酷展映匯集了《神奇的老字號》《了不起的匠人系列》《指尖上的非遺》《尋找手藝》《中國美》等多部非遺影像,將“生活中的非遺”作為切入點。嗶哩嗶哩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將上線《我是你的瓷兒》《海派百工第二季》及《舞臺上的中國》,聚焦江西景德鎮傳統瓷器技藝、滬上海派傳統手工技藝以及全國各地傳統戲劇、樂器傳承和保護成果。
非遺新青年活力涌現 用新方式傳播新故事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傳承人選擇在網絡中開始授課、講解非遺知識。大連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凌珂在抖音直播間中化身“京劇老師”,給觀眾分享戲曲知識、講解戲曲選段。嗶哩嗶哩站內的手工藝UP主(網絡達人)“才疏學淺的才淺”以花絲鑲嵌工藝打造天宮空間站模型,并完整記錄耗時三個月制作過程,獲得465萬次播放量。
互動話題百姓參與 分享身邊的非遺
截至2020年5月,抖音站內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內容的覆蓋率已達到96%;快手2020年《非遺數據報告》顯示“在快手上每三秒鐘就有一條非遺相關視頻產出”;酷狗音樂端內每月有超過1億的“90后”“00后”用戶在收聽非遺相關音樂內容;微博#非遺在身邊#話題上線至今的累計閱讀次數已超過16.5億次,并保持每天10萬+的數字在持續增長。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抖音將上線#非遺奇遇記#話題活動,推出多款非遺元素特效道具,探討非遺傳承的新創意、新想法。快手推出“賞中國精彩技藝”和“與時空對話”雙主題活動,從非遺人、非遺藝、非遺物三個層次進行展播,緊密結合熱門IP“非遺江湖”來講述非遺傳承故事。酷狗音樂除原有的非遺戲曲歌單、國風音樂歌單外,今年還特別推出以非遺保護為主題的全新歌曲《古曲今聲》,在歌詞和配樂中融入了“琵琶”“古琴”等非遺音樂元素,以生動方式加深非遺保護精神在大眾中的傳播。微博以“煥新、點亮非遺”為主題展開活動,策劃非遺能量站等欄目,啟動#非遺在身邊#和#煥新非遺計劃#雙話題聯動,關注非遺保護、參與非遺推廣。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人才參與開發,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