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統音樂排名全國第一 湖北人堪稱隱藏版歌王

        資迅| 2024-01-28| 0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長江日報 時間:2019-11-17 12:12

        《洪湖水浪打浪》音調取材于湖北民歌。圖為歌劇《洪湖赤衛隊》劇照

        長江日報記者梅冬妮

        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上,輸入湖北地區、傳統音樂的關鍵詞條搜索,總共28個項目的搜索結果映入眼簾。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音樂”部分,在該網站排名全國第一。

        郢人善歌,楚人尚樂。除草唱,拉纖唱,紅白喜事自不用說,聽見公雞打鳴也要模仿亮一嗓,祖先們都是先唱歌再開工。大量當下人們耳熟能詳的民間音調,如《好漢歌》中的民歌素材,《八月桂花遍地開》等都曾在荊楚大地的不同角落廣為流傳。

        武漢音樂學院教授、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長江傳統音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耘,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湖北的傳統音樂非常有特色、有地位,稱得上音樂非遺的大省。”

        “中國民歌第一村”在鄂西北

        提起湖北的傳統音樂,率先闖入人們腦海中的,大概率來自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地區的大量民間音調。從恩施巴東走出的撒葉兒嗬組合,從長陽土家族自治州走出的土苗兄妹組合,帶著家鄉的音調,站上了國內最高規格的青歌賽舞臺,并獲得金獎。此外,風靡一時的《山路十八彎》,更讓土家族音調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旋律。

        “湖北地區的傳統音樂資源豐厚,鄂西南三峽流域、清江流域、土家族、苗族地區的音樂資源開發的確比較多。而事實上作為九省通衢的湖北,音樂風格很難用一句話概括,各種風味和色彩十分豐富,鄂西南的音樂只代表其中一種色彩。”周耘說。

        被譽為“中國民歌第一村”的呂家河地區,同樣算得上湖北民間音樂的寶藏。該地區的民歌,在2008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家河位于丹江口市,在鄂西北。”周耘回憶道,“我去呂家河采風,當地的‘歌王’給我唱了一首《楊家將彈三弦》,跟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好漢歌》完全一樣。在河南,同樣的音調,又被當地人稱作《王大娘頂缸》。”

        不僅如此,“呂家河地區的民歌更體現混融性,在這里,你直接可以聽到《茉莉花》,還可以聽到信天游,甚至可以聽到福建的音樂。歌詞當然變成新的,也混融了一些當地色彩,但依舊還是那首歌。”

        對于這個奇妙的發現,周耘道出了背后的奧秘,“這要追溯到明成祖大修武當山的13年,那時各地人力物力集結于此,不同地區的工人被編制成營,現在當地還有個地方叫‘老營’。工人們把家鄉的音調帶到呂家河,匯集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音樂非遺‘呂家河民歌’。”

        除了小龍蝦還盛產“神曲”

        從鄂東北一路向西南途經武漢,最終落腳到富庶的江漢平原,這里除了小龍蝦聞名于世,還蘊藏著大量“霸屏”一時的民間“神曲”。源于湖北天門地區的民歌《幸福歌》,經由重新填詞創作的同名歌曲,在湖北省歌舞劇院歌唱家蔣桂英的演繹下,成為上世紀50年代家喻戶曉的最熱金曲。1989年,此作品還亮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經久不衰的《洪湖水浪打浪》,音調同樣取材于該地區民歌。潛江民歌、天門民歌也分別在2008年、2011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外,仙桃地區的沔陽皮影戲中,藝人模仿公雞打鳴后演化出的雞鳴腔高亢嘹亮,完全顛覆了平原地區的音樂風貌,被稱作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牧民在草原上游牧,模仿駿馬嘶鳴,產生了蒙古長調。農耕民族的生活則與公雞緊密相連,人們日出聞雞而作,日落而息。藝人們先跟公雞學會‘打鳴’,再逐步加入唱詞,漸漸才能吟唱出雞鳴腔。”

        興山“三音腔”并非跑調

        人杰地靈的秭歸地區,不僅誕生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屈原,在傳統音樂上也創造出別具一格的興山“三音腔”。國內音樂學界部分學者將其指認為“荊楚古歌”的遺存。不過,研究價值頗高的興山民歌卻因音調奇特,常常使受過現代音樂訓練的人誤認為“唱不準”,給人一種緊張刺激的不和諧質感。

        “興山的特性音調自成體系,有其自己的樂律學規律,這個從編鐘的音律以及湖北一些民歌中能得到印證。這些音調交相輝映,不求和諧但求個性,整體又融為一體。”周耘曾在自己采風收集的興山音調中,體會到楚人獨樹一幟的音樂美學觀念, “有些特質甚至可以說跟20世紀的現代主義音調不謀而合。”

        相關推薦

        “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荊州博物館參觀學習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資迅 78 2025-07-28

        非遺文化中的國色天香—絨花,創新與文化傳承,"飛入"尋常百姓家

        絨花,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在今天又煥發出新的光彩。傳統手工藝品的延續重在守正創新,是將多元文化與工藝相結合。工藝美術是流傳于民間,在競爭、沖突與融合下推動向前的活物,而不應只是被收藏在博物館里,這對傳統手工藝來說無異于抹殺。

        資迅 79 2025-06-18

        “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暨榆陽區第二屆文化旅游啤酒音樂節啟幕 共赴一場美食與音樂的夏日之約

        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開幕,市民們紛紛前來打卡。7月19日,“清爽榆林”陜北非遺美食節暨榆陽區第二屆文化旅游啤酒音樂節在榆林瑞豐生態莊園正式啟幕。

        資迅 139 2025-04-11

        福利|湖北非遺傳承人手工打造的香包,端午戴一個,健康一整年

        智慧的楚人,每至此時都會在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等香草,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這是楚香最早、最原始的使用方法,所以端午節也是湖北的楚香節。端午天然合香香囊正是于此誕生。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自幼受家學影響,傳承韓氏楚香制作技法,結合中國香文化

        資迅 140 2024-11-29

        樊口武昌魚公園文旅惠民活動豐富多彩

        活動不僅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還招徠了黃岡、黃石等周邊游客前來悅品美食、樂享生活。“希望這一系列活動能進一步傳播武昌魚文化,形成健康的經營性業態,同時進一步推動鄂州的文化旅游發展,把樊口武昌魚公園打造成為鄂州的一張叫得響能發光的城市軟名片。”

        資迅 95 2024-11-17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区二区a片免费观看|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 |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