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有力量!對抗疫情,江蘇非遺傳承人一直在線

        資迅| 2024-01-28| 0
        摘要:當逆行者們爭分奪秒地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時,江蘇各地非遺傳承人也行動起來,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謳歌最美英雄、宣傳疫情防控、提供文化資源,展現非遺力量。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揚揚 記者 劉靜妍)非遺演出線上觀看,非遺傳承人網上教學,抗“疫”主題新作溫暖人心……當逆行者們爭分奪秒地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時,江蘇各地非遺傳承人也行動起來,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謳歌最美英雄、宣傳疫情防控、提供文化資源,展現非遺力量。

        線上看非遺,全省各地推出一系列活動

        疫情防控期間,江蘇各地推出線上展演展示、體驗互動項目,利用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優酷等新媒體廣泛推送。

        △云看戲

        水磨清圓,內蘊風骨。石小梅昆曲工作室聯手省昆劇院等,推出“2020春風上巳天·云看戲”系列活動,召集來自全世界39個國家和地區的2221位昆曲愛好者在“云端”共賞四場昆曲演出,并將3.7萬元線上“門票”收入全部捐獻給武漢協和醫院。

        鎮江推出“瑤瑤看非遺”線上觀展服務,以短視頻形式詳細介紹非遺館的“白蛇傳傳說文化展示廳”“妙指生佛——熊崇榮剪紙展”等多個展廳展覽;無錫舉行年俗展、傳統剪紙文化展、元宵線上燈謎有獎競猜、助力戰“疫”藝術作品展等線上展覽;淮安舉辦“我們的節日”——元宵節·在家猜燈謎”系列活動;省淮海劇團在微信公眾平臺連續推出十余期“宅家看大戲”線上展演;連云港開展線上線下“戰疫情——非遺保護在動”150多場。

        △“同源·共命運”心系武漢主題海報

        同飲一江水,共話非遺情。值得一提的是,鹽城推出“同源·共命運”心系武漢主題海報,兩地非遺共攜手,魚湯面為熱干面加油,發繡為漢繡加油,柳編為船模加油。

        網上教學,非遺傳承人在線“拯救手殘黨”

        居家防疫,網上傳藝。非遺傳承人拿出各自的獨門絕活,在線“拯救”宅在家的“手殘黨”。

        “不謝之花”通草花工藝品制作、十五巧板益智拼圖游戲、用橡皮泥和口紅做面塑……揚州的“名師小課堂”,在線教學非遺課。

        連云港的“非遺微課堂”上,“草編哥”教你做“草編玫瑰”,“面塑哥”王曉明教你做面塑“小豌豆射手”,“刀客”李偉教你做剪紙“可愛的小動物”等,簡單有趣易上手。

        蘇州推出“藝術慕課”,蘇繡品鑒教學、吳門古琴培訓、粉畫入門、硯臺制作、蘇作手藝鑒賞等,盡顯“吳門風雅”。

        創作不歇,剪紙、泥人為戰“疫”定格

        在線演出、在線教學……非遺傳承人們忙不停,創作也沒落下。

        △張方林剪紙

        南京剪紙傳承人張方林用作品,再現了一線護士互相幫忙整理防護服的場景;金壇刻紙傳承人楊兆群精心帶來《中國必勝》,金壇區還推出《加油 武漢》《平安歸來》等15件刻紙作品;無錫惠山泥人出了系列作品“敬禮醫生阿姨”“降疫雷神”“降疫火神”;淮安烙鐵畫《送瘟神》等形象生動;昆山書法、評彈、剪紙、宣卷等非遺項目傳承人,共同記錄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點點滴滴……

        △楊兆群刻紙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作品選登”專欄,陸續推出12期共86件(套)作品。“江蘇非遺”微信公眾號推出蘇州、泰州、南通等多地非遺抗疫主題作品。

        戲曲、戲歌鼓舞人心,傳播正能量

        面對疫情,非遺傳承人們創作出了一系列鼓舞人心、傳播正能量的戲曲作品。江蘇省級非遺項目丹陽啷噹《我來了》,常州市錫劇團的錫歌《軍民同心戰病魔》《定把抗疫戰打贏》,江蘇省淮海劇團的淮海戲歌《選擇堅強》等,其中多首被“學習強國”平臺采用。

        △白局

        曲藝類非遺項目以其短小精悍、靈活多樣等特點,擔當起了“文藝輕騎兵”。79歲高齡的南京白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春華連夜創作了白局對口說唱《不負重托》,相聲演員呂少明創編相聲《堅定信心勇向前》,蘇州市評彈團副團長、評彈名家盛小云領演彈詞開篇《沁園春·出征》,漣水縣曲藝人創作了淮海琴書、工鼓鑼、快板,無錫吳歌傳承人、“葡萄哥”吳維良自編自創多支曲目傳遞防疫知識,江蘇省級非遺項目南鄉田歌推出了《天佑中華渡難關》……

        非遺傳承人唱響戲歌,傳遞力量。淮劇傳承人裔小萍與弟子共同創演淮劇戲歌《天使逆行征途跨》,淮安市淮劇團集體創作錄制了淮歌《戮力同心戰疫魔》;周東亮、季春艷等錫劇名家領銜的錫歌《待到山花爛漫時,共看祖國好風光》,一問一答間,深情無限;揚劇傳承人龔莉莉的揚劇唱段《只見你目光如炬眉如畫》,極富感染力。

        香包送到疫區,中草藥芬芳直抵人心

        除了歌聲,還有什么能載著我們的祝愿,傳遞給需要的人?香包、香囊,裹挾著滿溢的中草藥芬芳,直抵心田。

        徐州香包制作技藝傳承人井秋紅制作了一批特色防疫香包,捐贈到武漢,用精美的“五毒”造型和漢代四神圖樣,表達祛邪扶正、共筑防線的決心和信心。

        致和堂膏滋藥制作技藝傳承人劉柏生帶領團隊制作上千個預防香囊,發放給當地群眾,并與江陰市人民醫院對接,每天加工預防湯劑3000袋,供醫護人員預防病毒服用。

        萬壽堂胃炎療法傳承人苗少伯為公眾講授《萬壽堂“抗疫金方”》,蘇州太倉市推出白猿通背拳居家健身功教學。

        相關推薦

        福利|湖北非遺傳承人手工打造的香包,端午戴一個,健康一整年

        智慧的楚人,每至此時都會在家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等香草,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這是楚香最早、最原始的使用方法,所以端午節也是湖北的楚香節。端午天然合香香囊正是于此誕生。楚香非遺傳承人韓雪,自幼受家學影響,傳承韓氏楚香制作技法,結合中國香文化

        資迅 131 2024-11-29

        文創產品+非遺展示 青島市民向往“如意甘肅”

        香包非遺2月17日,甘肅省文旅推介團走進青島,舉辦“好客山東·如意甘肅”雙向游暨“山東人隴上游”甘肅文旅推介活動,歡迎青島市民樂享暢游如意甘肅。琳瑯滿目的甘肅文創產品市集和隴原非遺技藝展示,讓不少青島市民對“如意甘肅”心向往之。一件件精美的

        資迅 162 2024-08-03

        江蘇村落,深藏一座非遺館,馬燈剪紙獅子舞

        在這里,坐落一座民族非遺館。水荊墅村所在祿口街道,文化歷史悠久,非遺現存省級2項,市級1項,區級11項。在這里,能看到祿口玉帶糕、斫琴、剪紙、皮毛制作技藝、銅山戲劇、黃橋傳說、銅山高臺獅子舞、等等。說到非遺,傳統民俗水荊墅馬燈。二月二落燈后

        資迅 74 2024-05-26

        蘇繡非遺 我市非遺項目蘇繡獲評江蘇省“2023年度十大絕技絕活”

        我市非遺項目:動態蘇繡《玉蘭蝴蝶》獲評江蘇省“2023年度十大絕技絕活”。

        資迅 135 2024-04-01

        江蘇張家港:“黨建引領+非遺傳承” 提振文

        近年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冶金園(錦豐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非遺傳承”新模式,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同時,依托黨建活動陣地,組織開展“非遺進社區”活動,通過非遺傳承人講學、教學,讓百姓充分了解、喜愛非遺文化,發掘非遺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審

        資迅 133 2024-03-11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消息称老熟妇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色多多免费视频观看区一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