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的課堂上,海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毛猴代表性傳承人榮慧生被學生簇擁著。他一捏一粘,一只成人拇指大小的孫悟空便扛著金箍棒橫空出世。這是海淀區非遺進校園成果展的活動之一,5位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向小學生們傳授非遺技藝。
“制作毛猴的工具雖簡單,用料卻很講究,大家仔細聞,是不是能聞到一股中藥味?”榮慧生給每位學生發了一份材料包,里面除了剪刀、鑷子、膠水外,還有一些配件,每個都不過成人指甲蓋大小,即便是小學生也只能用兩個手指尖才能輕輕捏起。
“這是辛夷,玉蘭花越冬的花骨朵,做毛猴的身子。蟬蛻是大家俗稱的知了脫落的皮殼,可以做頭和爪子……”他補充,這些材料全是中藥材。
榮慧生用鑷子輕輕夾起“猴爪”,小心翼翼地拼接到“猴身”上。整個過程都被放在實物投影下展示。“找不好角度的同學別急著粘,要仔細檢查,看看毛猴的膝蓋沖前還是沖后。”
在榮慧生的耐心指導下,一只只活靈活現的毛猴在學生們的指尖誕生。“在廟會上見過毛猴,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自己做。”三年級學生成一寧用掌心托著自己的作品欣賞。
除了學做毛猴,小學生們還上了北京花絲鑲嵌、彩塑京劇臉譜、兔兒爺等制作課程。
該校多個學生非遺社團展示了學習成果。“掐絲琺瑯的工藝品很精美,制作需要耐心和細心。”六年級學生董悅琦舉著自己設計的掐絲琺瑯畫,自豪地說,這幅作品被學校用在了食堂的紙巾盒上。
目前,海淀區已實現非遺進校園全覆蓋。石油附小校長夏明霞表示,該校作為非遺傳承基地校,將持續把傳統文化融入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非遺的興趣。
下一篇
沒有了
這是海淀區非遺進校園成果展的活動之一,5位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向小學生們傳授非遺技藝。該校多個學生非遺社團展示了學習成果。目前,海淀區已實現非遺進校園全覆蓋。石油附小校長夏明霞表示,該校作為非遺傳承基地校,將持續把傳統文化融入校本課程,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