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百問·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
答: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墨西哥會議文件中首次運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但用“民間文化”來表述。1989年 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第 25屆大會上通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用“傳統文化和民俗”來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中才開始使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近的術語“非物質遺產”,讓其與“口頭遺產”共同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最終明確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
Q1. When was the of up?
: In 1982, of the of “ ” in its for , but it was as “folk ”. In ,1989, on the of and was by on the 25th of the in and “ ” was as “ and ” in the . In 1998, to use the term of “ ” in its of of the Oral and of , and “ ” and “oral ” were to “ ”. In 2003, for the of the by the of “ ”.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
(圖片來源于福建省群眾藝術館——省非遺中心官網)
上一篇
下一篇
沒有了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25屆大會上通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用“傳統文化和民俗”來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最終明確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