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物質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不是什么而是什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非物質性的涵義,是與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質生產相對而言的,是指以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涵義上的非物質性。
2、所謂非物質性,并不是與物質絕緣,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晶。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
4、由于它的非物質性,可稱為無形遺產,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
6、后者是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無論是不可移動的,還是可移動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財產,都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建造、創造、制作的,離開了物質材料,它們也就不復存在。
7、由于其所具有的物質性,它們又是以一定的形態 ( 形制、形式 ) 存在于一定環境之中。
8、也就是說,它們都是有形的,其形狀多種多樣,造型千姿百態,這是由于人們建造、制作、生產的用途、目的與當時所具有的物質材料和文化、科技水平不同所決定的。
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
10、例如,我國 56 個民族有 82 種語言;表演藝術中的戲曲藝術,據 1959 年統計,各民族各地區的戲曲劇種共約 360 余種;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其中剪紙在甘肅隴東、陜北、晉南、河北蔚縣等地有廣泛分布;中國是禮儀之邦,各種禮儀繁多,—年四季有節慶,各民族有自己的節日;中國是信奉多神的國度,儀民間諸神,據不完全統計,主要神祗有 200 多種,等等。
11、上述我國種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均沒有物質載體,沒有物質形態,不是以—定的物質形態存在于一定的環境之中。
12、它們存在于人們口頭傳說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藝術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種民俗、節慶、禮儀之中,存在于傳統工藝技能操作實踐之中等等。
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完全不同,前者是非物質的、無形的。
14、這是它的質的確定性,是我們觀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出發點和歸宿。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一篇
沒有了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