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
萬壽宮里的非遺 豫章刻瓷
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非遺匠心館
(以下簡稱 “萬壽宮非遺館”)二樓,
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
豫章刻瓷代表性傳承人李強
正手持金剛鉆,攬著瓷器活,
刻瓷一幅生肖龍頭作品。
七八位游客圍著李強,參悟非遺技藝。
雕刻聲初聽單調(diào),
細品其蘊含著力道的深淺,
節(jié)奏的急緩,
整個雕刻過程如行云流水。
金石刻在瓷板上的龍,
由于去掉了外層的瓷釉,
反而多出了活靈活現(xiàn)的立體感。
近觀,刀法從容,線條深刻,
遠觀,威猛霸氣,呼之欲出。
再看豫章刻瓷墻面展覽架上擺滿的作品,有的圖案形似剪紙,有的如素描畫般細膩,還有的刻出了中國山水畫的朦朧,可謂風格迥異,氣象萬千。刀落聲停,鶴發(fā)童顏的李強,捋了捋長白胡須,和記者娓娓道來自己進駐萬壽宮后,越走越寬的非遺路。
豫章刻瓷在萬壽宮“出圈”
“以前我的工作室在居民區(qū),知道的人少。自2022年10月進駐了萬壽宮,豫章刻瓷出圈了!這里是網(wǎng)紅打卡地,南昌非遺也跟著‘觸網(wǎng)’潮起來?!?4歲的李強說,“我和南來北往的客人互加微信,豫章刻瓷不僅走進了大學校園,還進了小學社會實踐課。外地人也在網(wǎng)上傳播。我只要在萬壽宮干起活來,全天有人圍著。”
這時,一位顧客來找李強,原來是刻瓷龍的買家蘇先生。四天前,蘇先生在朋友抖音里知道萬壽宮非遺館有個豫章刻瓷,就來找李強下刻瓷龍瓷板訂單。李強網(wǎng)上找來各種龍的圖案,博采眾家之長,設(shè)計畫出龍的底圖。微信互通,蘇先生認可,開干。三天時間,李強在直徑40公分、厚度3毫米的瓷板上,變換6種大小不一的刀具,敲下多刀,終于一幅通透祥和的刻瓷龍作品誕生了。
“愛不釋手!你摸摸,線條為主 ,刀法力度把控均勻,又有剛?cè)嵯酀娜犴g性。萬壽宮里的非遺果然名不虛傳。不僅我要收藏在家,還會發(fā)到微信、抖音、小紅書上,讓大家看看南昌人的文化自信?。 碧K先生爽快地微信一掃,付款4000元,還主動拉著李強合影。
圍觀制作成交過程的人群中,一位拉著行李箱、穿著過膝鵝絨服、頭戴皮帽子的青年大漢分外惹眼。他端詳,離開豫章刻瓷展臺最多5分鐘,又折返回來。“同一款,給我拿個刻瓷馬,盒子裝好,快遞到這個地址。”原來大漢是來自吉林省吉林市的游客,今天在南昌游玩的最后一站到萬壽宮,沒想到被豫章刻瓷征服,把南昌非遺變成了南昌禮物,送給千里之外屬馬的女友。
傳承寄語 “磨刀不誤砍柴工”
刻瓷,被稱為瓷器上的丹青,是一項集繪畫、書法、刻鏤于一身,融筆、墨、色、刀為一體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李強從16歲開始學藝,最初學的手藝是做金屬雕刻,20世紀80年代才在完整傳承父輩刻瓷工藝的基礎(chǔ)上,將金屬雕刻的技藝與刻瓷技藝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時間的沉淀,讓他技藝逐漸精湛,刻瓷工具從當初的一個釘子、一把錘子,變?yōu)閱问肿鳂I(yè)的刻具??檀墒炙嚫死顝娨惠呑樱毖詧猿衷醋詿釔郏骸拔以?jīng)冬天夜里都上床了,看到自己的作品有瑕疵,會下床更改到滿意方罷手。這行我會干到干不動為止?!?/p>
對傳承,李強寄語有志于這一行的愛好者,磨刀不誤砍柴工??檀珊穸葟?毫米、3毫米到1毫米,從出師到刻出立體光影,李強覺得學無止境,無捷徑可走:“一個敲了多刀的3毫米作品,起價4000元,再升級難度,可賣到幾萬元。從事這條路的年輕人一要熱愛,二要執(zhí)著,別著急,慢慢來。”
目前能讓更多的人傳承這門技藝成為李強的執(zhí)念。通過萬壽宮的平臺,李強先后到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等高校進行“非遺進校園”宣講,每場聽眾500多人。他也曾到東湖小學給30多名小學生愛好者每周上豫章刻瓷課,持續(xù)了一學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好苗子。然而李強更看重的是師徒傳承。他開了傳承班,如刻瓷“小白”無繪畫功底,脫產(chǎn)學徒3個月,可完成簡單圖案的板上刻瓷。若有素描基礎(chǔ)的,學徒3個月可以另起爐灶。
學生找老師易,師傅找徒弟難。李強建議高校本科美術(shù)專業(yè)的學生能投身刻瓷事業(yè),讓南昌非遺高質(zhì)量地傳承下去。同時,他還致力于擴大豫章刻瓷的體驗場景區(qū)域:“萬壽宮是塊寶地,我想在展位上增加擺放刻瓷花瓶,讓更多人喜歡上南昌非遺,讓南昌非遺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p>
洪觀新聞記者 萬曉霞 /文 侯欣偉/圖 吳忠敏 胡婷/視頻
再看豫章刻瓷墻面展覽架上擺滿的作品,有的圖案形似剪紙,有的如素描畫般細膩,還有的刻出了中國山水畫的朦朧,可謂風格迥異,氣象萬千??檀?,被稱為瓷器上的丹青,是一項集繪畫、書法、刻鏤于一身,融筆、墨、色、刀為一體的傳統(tǒng)藝術(shù)。
1、取江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精髓景德鎮(zhèn)青花制瓷余江木雕墨彩描金技藝瑞昌剪紙展開跨界合作,結(jié)合全新“水上國戰(zhàn)”玩法內(nèi)容,邀請四位非遺技藝傳承人劉義德周沛文李勛張友清進行跨界共創(chuàng),為御龍在天打造“雕工”“瓷魂”。2、在生活物資豐富的今天,篾匠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