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易老,技憶永存:國圖呈現中國非遺保護20年

        資迅| 2024-03-20| 0

        在中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國家圖書館6月10日舉辦了“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五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傳承人記錄成果特展”系列活動。活動以國家圖書館為主會場,邀請全國220余家各級各類圖書館進行聯展聯映。

        非遺新聞報道_非遺新聞_新聞非遺文化

        “年華易老,技·憶永存”活動現場

        非遺新聞報道_非遺新聞_新聞非遺文化

        “年華易老,技·憶永存”活動現場

        中國于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最早的締約國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冊的非遺項目共計43項,總數居世界第一。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該展覽主要以科普性質的展牌的形式呈現。

        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報道_非遺新聞

        中國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43項非遺項目

        20年來,中國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錄體系,公布了五批共1557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超過10萬個;建立了代表性傳承人制度,認定了五批共3057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余名,并探索總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理念和方法,如開展區域性整體性保護,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保護非遺及其孕育、發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開展生產性保護,認定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支持各地設立非遺工坊;實施非遺記錄工程,與時間賽跑,留住非遺傳承人的記憶與技藝等等。

        國家圖書館在展覽中呈現的即為中國為搶救、保存和傳播傳統文化做出的工作,特展聚焦“人類遺產,中國智慧”“建檔記錄,履約實踐”兩大主題,依托近年來中國非遺記錄工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取得的成果,回顧20余年來中國的申遺歷程,梳理中國20年來在非遺保護建檔記錄方面的履約成果,展示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的43個項目的獨特魅力和保護傳承取得的進展。

        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_非遺新聞報道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43項非遺項目的展示與介紹

        非遺新聞報道_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43項非遺項目的展示與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委托,從2015年開始承擔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的學術咨詢和驗收工作,截止去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驗收完成的8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中的優秀成果,涉及題材和主體對象豐富多樣,拍攝創意和技術手段均新穎特別。

        特展中也展映68部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影片,它們全部來自非遺記錄工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包括2022年中國最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以及較少進入公眾視野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麥西熱甫、中國活字印刷術等項目。

        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_非遺新聞報道

        展映環節

        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_非遺新聞報道

        掃碼可觀看記錄成果展映

        國家圖書館也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開展,展覽展映活動將持續到7月9日。公眾可關注國圖影院影片排期,到館觀賞公益放映,或通過國家圖書館非遺記錄工程成果在線展示專區(網址為:)、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網站、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觀看影片。

        非遺記錄工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由于大部分傳承人已步入暮年,有許多項目留下了傳承人最后的影像。通過對記錄成果的展映,這些珍貴的影像作品得以與公眾見面,而這些作品將作為國家文獻資源得到永久保存。截至目前,此項工作已開展對1800多位傳承人的記錄,并已完成了對1040位傳承人的記錄。

        新聞非遺文化_非遺新聞_非遺新聞報道

        黑白頭像的是已故去的非遺傳承人

        非遺新聞_非遺新聞報道_新聞非遺文化

        非遺記錄工程已完成對1040位傳承人的記錄

        相關推薦

        年華易老,技憶永存:國圖呈現中國非遺保護20年

        非遺新聞在中國第18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國家圖書館6月10日舉辦了“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五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傳承人記錄成果特展”系列活動。“年

        資迅 156 2024-03-20

        非遺新聞(非遺新聞稿范文)

        1在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喜盈門社區非遺新聞,有一位95后的小伙子郭暢旭,經過13年的學習摸索,遍訪名師,不但創立了自己的麥稈畫創客工作室,成為麥稈畫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獲評江蘇好青年提名獎,還帶著自己的創業項目“執稈為。世界范圍內目前也僅有

        資迅 17 2024-01-28

        非遺新聞稿(非遺新聞稿題目)

        7月1日非遺新聞稿,湘潭大學赴長沙縣青山鋪鎮天華村暑期社會實踐團宣傳組去往長沙縣青山鋪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對長沙縣竹篾非遺傳承人楊六純女士進行采訪楊六純出生于1955年,15歲開始隨父親學習竹篾技藝,最初以打墊子做涼席為主。5月30日,鳳凰

        資迅 14 2024-01-28

        非遺新聞報道(非遺新聞報道標題)

        1、3利用各種新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非遺新聞報道,讓非遺資源第一時間近距離地走進公眾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微信公眾號微博博客以及空間等媒介開展一些視頻展演有獎競猜“我與非遺的故事”為主題的征文等線上活動,激發公眾參與活。2、7月1日,湘潭大學赴長

        資迅 19 2024-01-28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乱码|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 后入内射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爽一区|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搜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