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技藝傳承人們在舞臺上展示技藝 依文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黎風時尚·錦繡東方——東方黎錦品牌發布秀”29日晚在海南省東方市炫美亮相。“深山集市·光耀東方”非遺文創產品展于發布秀同期啟幕,旨在推進黎錦產業發展,助力非遺傳承保護與經濟發展
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構展示空間,可以促進非遺的傳承與弘揚。近年來,作為以展示為主要功能的一類非遺保護利用設施,非遺專題博物館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并且逐步形成了以“非遺館”命名這類非遺專題展示空間的共識。本系列推送共計4篇,將從非遺館的建設背景與主要形態、定位與發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這是繼2014年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后,時
“2019 泰山非遺文化展覽”活動在臺灣基隆市成功舉辦。(圖片來源:山東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5日基隆訊 日前,由泰安市臺胞臺屬聯誼會、泰安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基隆雞籠米雕藝術學會協辦的 “2019 泰山非遺文化展覽”活動在臺灣
請別讓“非遺”成為一個笑話。 原創 飚瘋子 飚瘋子的牛角尖 2022-01-14 09:00 一晃很久沒根大家聊天了,今天借年前抽空再跟大家閑扯幾句。 先放幾張中國古代的紋飾圖樣。 遼代的對鳳紋,圖騰是一個民族至高精神信仰的表征,從圖騰中人們可以看到族群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成都1月4日電 (王凡)1月3日,為期5天的“匠心·意蘊”成都市新都區首屆非遺文創周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與現代城市生活自然融合,以“非遺+日用、非遺+文創、非遺+文旅、非遺+文娛”,助力該
8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在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有著深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前,我國已有42個“非遺”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饒權表示,截至2021年
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風箏非遺,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濰坊風箏濰
非遺包裝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堅持“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依申請使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啟用后非遺包裝,將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標志非遺包裝,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領域文化部將專門制定相關規定,規范“中國非
1、當瑪雅文明隱沒于未知我與非遺文化1500字的空間我與非遺文化1500字,當古巴比倫王朝終結于漫漫硝煙我與非遺文化1500字,當古羅馬斗獸場成為永久我與非遺文化1500字的遙想我與非遺文化1500字,當古埃及金字塔化身為玄妙的謎團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