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將海寧皮影戲保護工作列入海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五”保護發展規劃2011-2015,明確制定如何保護皮影戲這個非遺了海寧皮影戲藝術團等民營團體如何保護皮影戲這個非遺的產業化發展目標運作模式和具體措施等通過多年的努力,海寧皮影戲
昨天,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正式公布,金華市婺城區的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傳統技藝類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項目)、義烏市的紅糖制作技藝(傳統技藝類傳統制糖技藝項目)、武義縣的壽仙谷中藥炮制技藝(傳統醫藥類中藥炮制技藝項目)、蘭溪市的諸葛后裔祭祖(民俗類祭祖
原標題:尋找甘肅非遺文化制作技藝之一—— 康縣雍壩鑄鏵 犀牛江畔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試鏵 備料,做鏵模 雍壩人的犁鏵生產場地,一門技藝的生命力,是對傳統的繼承和升華 開沙窖、搬鏵模、取火倒火 扣鏵芯子 鏵是農民耕地時安裝在犁上用來破土的工具,犁鏵鑄造和使用則是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能夠為旅游業注入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促進旅游業更好發展;能夠在旅游中進一步提高非遺的可見度、影響力,促進非遺的傳播和合理利用,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近日,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舉辦。兔兒爺、京劇臉譜、太極拳、光山花鼓戲、唐三彩燒制技藝、徐州香包、苗繡等來自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遺技藝、新作精品、特色表演集中亮相,共有332名非遺傳承人、284個非遺項目參展參演
陳君凡正用木槌制作“燕皮”。康磊攝 人民網福州1月21日電(錢嘉禾、實習生康磊)“快來坐坐,進來吃碗熱乎乎的肉燕!”農歷臘月廿九,走進福州三坊七巷,巷口老鋪傳來木槌聲聲。循聲而去,只見一名身著傳統服飾的手藝人,正扎著弓箭步,邊吆喝邊揮舞手中的木槌,敲打砧板上的
× × 00:00 播放 暫停 下一個 00:00/00:00 0.5x 1.0x 1.25x 1.5x 2x 倍速 自動播放 小窗口播放 全屏 退出全屏 文化走親活動,助力“文化潤疆”。當底蘊深厚的溫州非遺文化
人民網昆明6月13日電 (劉怡)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6月11日至13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遺購物節”系列活動在云南美術館舉行。 據了解,活動
記者 韓微 1月12日,冬日的棗莊迎來新年的第一波降溫天氣,棗莊市市中區光明路街道辦事處卻一番熱鬧景象。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棗莊市文化館(棗莊市非遺保護中心)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棗莊泥塑、民間縫繡、糖畫、剪紙等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5年,國務院規定,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作為“文化遺產日”。 2019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就在今天。 作為客家人,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贛南客家文化中的省級“非遺”遺產有哪些? 什么是客家文化? 概括地說,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