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婺風遺韻·春天里”金華非遺周活動啟幕 劉方 攝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高凱)一場由金華非遺傳承人用傳統手藝和工匠精神傾情呈現的文化盛宴8日于國家大劇院亮相,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及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由國家大劇院、中共金華市
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22日電 (史浩 李潔思 李娜)品嘗老字號非遺美食、風味小吃,觀賞非遺技藝表演,為家里添置特色年味兒產品和喜慶的年宵花,從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到1月27日正月初六,北京消費季“2023——年花豐食大集”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室外草坪
非遺過大年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播 Das neue Jahr mit dem immateriellen Kulturerbe verbringen —Ausstellung zum immateriellen Kulturerbe von Guangxi
劉魁立,漢族,民間文藝理論家。河北靜海(今屬天津)人。1953年畢業于哈爾濱外國語學院。1961年獲蘇聯莫斯科大學語言文學副博士學位。歷任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民族文學
人民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視頻《中國為什么是擁有“非遺”最多的國家》視頻時長:3分59秒 沿著京滬線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齋肉粽、金華火腿、德州扒雞、驢肉火燒、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鴨……這些耳熟能詳的中華美食,可是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
這兩天,來自北京、上海、山東等全國八個城市非遺工作者聚集在溫州,探討如何讓非遺走進尋常百姓生活。 近年來,溫州也一直在努力破題,并摸索出了一套“溫州打法”,包括邀請非遺志愿者帶社區群眾,以非遺材料包活化非遺傳承,如今溫州又把這個1變成了100,推出了“甌越非遺
來源:云南日報 昨日,國務院正式公開發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名錄,云南19項非物質文化代表性項目上榜;擴展項目名錄140項,云南4個項目上榜。 其中,都瑪簡收、獨龍族民歌、阿數瑟、宣
漆籃“竹籃打水水不空”的非遺絕技 本期執行:賴小玲姚德純 都說“竹籃打水一場空",但永春漆籃卻會讓你改變這一觀念,因為這是一門“竹籃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針大當櫥”的絕技。 “巧手翩翩篾氣舞,經線緯線入畫圖。”這是對漆籃的絕佳描述。在民俗文化活動特別濃厚的閩南地區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4日訊(通訊員寧平)5月22日,“非遺進景區觀摩交流”活動在岳陽樓景區舉行。這是岳陽文產沙龍第28期活動。 岳陽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姚正國,市文改辦主任王利兵,市工藝美術協會會長鄒儲君,市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楊海燕,岳陽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