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村晚,隴原群眾與全國網友“云端”共享甘肅特色文化
“非遺過年”演繹甘肅精彩,線上“村晚”綻放獨特韻味。春節假期,隴原群眾在線上“村晚”共享文化大餐,通過“云端”與全國網友共度新春佳節。
“非遺過大年”,“年味兒”十足。
甘肅非遺資源豐富多彩,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國家級、省級、市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分別達83項、493項、2186項。春節期間,甘肅省各級文旅部門及非遺保護機構積極組織參與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線上線下系列活動,以多姿多彩的年俗活動和形式多樣的非遺宣傳、展示、體驗交流活動,既推動非遺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也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味道”。天水市線上集中展播天水皮影戲、糖畫、線材編織、八大碗、麥積掛面、天水花燈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和網友一起“云端”非遺過大年,在年味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西市舉辦“天涯共此時·切切故園情”新春民俗剪紙精品展,為廣大群眾送上豐富的節日文化大餐。1月24日(大年初三),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直播團隊赴蘭州市榆中縣直播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馬啣山秧歌,共吸引42萬多各地觀眾通過直播鏡頭感受西北地區特色風俗。
看“村晚”,過大年。
由省文旅廳主辦,省文化館承辦,各市州文旅局協辦的“禮贊二十大 啟航新征程 聚力現代化 奮進新甘肅”甘肅省線上“村晚”文藝活動展演,自1月14日至20日,分5期集中展示77個“村晚”文藝作品,廣受百姓歡迎。這些“村晚”作品既突出地域特色,又體現時代風貌,形式多樣,涵蓋戲曲、舞蹈、小品、器樂等藝術門類,“云”上為廣大群眾提供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將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服務落到實處,營造出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
何山)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召開。15名專家組成終評委員會投票選出“2021全國十佳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和“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游優秀案例”。其中,河南博物院“失傳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