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過年”演繹甘肅精彩,線上“村晚”綻放獨特韻味。春節假期,隴原群眾在線上“村晚”共享文化大餐,通過“云端”與全國網友共度新春佳節。
“非遺過大年”,“年味兒”十足。
甘肅非遺資源豐富多彩,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格薩(斯)爾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國家級、省級、市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分別達83項、493項、2186項。春節期間,甘肅省各級文旅部門及非遺保護機構積極組織參與2023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線上線下系列活動,以多姿多彩的年俗活動和形式多樣的非遺宣傳、展示、體驗交流活動,既推動非遺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也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傳統文化味道”。天水市線上集中展播天水皮影戲、糖畫、線材編織、八大碗、麥積掛面、天水花燈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和網友一起“云端”非遺過大年,在年味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定西市舉辦“天涯共此時·切切故園情”新春民俗剪紙精品展,為廣大群眾送上豐富的節日文化大餐。1月24日(大年初三),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直播團隊赴蘭州市榆中縣直播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馬啣山秧歌,共吸引42萬多各地觀眾通過直播鏡頭感受西北地區特色風俗。
看“村晚”,過大年。
由省文旅廳主辦,省文化館承辦,各市州文旅局協辦的“禮贊二十大 啟航新征程 聚力現代化 奮進新甘肅”甘肅省線上“村晚”文藝活動展演,自1月14日至20日,分5期集中展示77個“村晚”文藝作品,廣受百姓歡迎。這些“村晚”作品既突出地域特色,又體現時代風貌,形式多樣,涵蓋戲曲、舞蹈、小品、器樂等藝術門類,“云”上為廣大群眾提供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將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服務落到實處,營造出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上一篇
下一篇
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人才參與開發,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