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西湖傳媒中心
為進一步完善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經申報、評審和公示,日前,第六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6項)新鮮出爐。
傳統印花彩染技藝
杭州至明代便有“絲綢之府”的美譽,絲綢業的興盛也催生了印染業的發展,杭州的先民們掌握了各種染色等生產工藝。留下街道的傳統印花彩染技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19年民間文藝山花獎入圍獎——歡欣和合
相傳葛嶺的抱樸道院是染布祖師爺、晉代醫藥學家葛洪的煉丹處,他發明了用靛藍發酵法來染制藍色布匹不變色,還發明了其他很多藥草的染色方法,流傳至今。留下街道的歷史街區,前店后坊,古時很多手藝高超的染匠都開有染坊。
小麻花傳統制作技藝
蔣村街道河渚街“楊先生的麻花”已經成為西溪特產,是杭州著名的本土品牌。今年41歲的楊發偉是“楊先生的麻花”第三代傳人,其父親是老底子遠近聞名的麻花能手,每逢過年,總會被邀請去各村各戶現做麻花,作為新年招待客人的佳品。
現在,楊發偉不僅堅持父親的手工麻花,還結合社會發展變化,將手工麻花定位為“有文化品位的現代休閑食品”。
傳統旗袍制作技藝
杭州的旗袍制作技藝主張以人為本,先人后衣,定型手法獨特,始于清順治五年的旗營,辛亥革命后,旗營制度取消,大量滿人流散在西湖區,旗袍制作技藝也得以在此地傳承,是蔣村街道另一個非遺產品。
西湖石刻技藝
杭州碑林、岳廟碑刻、梅花碑、西湖十景碑......西湖石刻技藝始自五代,傳承千年,講究平活(平面雕刻)、鑿活(浮雕)、透活(與浮雕相似,立體感強)和圓身(立體雕刻)技藝,主要形式為摩崖石刻、古建筑石作構件和石質生活用具。
轉塘街道龍門坎村人葛加良將北派石雕的大氣磅礴,與西湖石刻的精致靈秀相結合,在西湖區有很多作品。
桂花龍井茶制作工藝
龍井茶需要選用當年采摘的明前43號龍井,手工炒制后存放于地下陰涼處,等待桂花季節的到來。
桂花對顏色、香味、品種、味道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在每天早上9點左右桂花還帶有一點露水時采摘,層層篩選后與明前茶均勻攪拌封存,然后放入盛有石灰的器皿中,吸收多余水分方可出爐。轉塘街道的龍塢茶鎮是最大的西湖龍井茶產地保護區。
豆制品傳統制作技藝
不同于工廠的機械化制作,手工豆制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熟練的操作經驗,比如點漿的時間與溫度。傳統手工豆腐的制作,有時需要一直站著7、8個小時。勞作時間長、工作環境苦、經常晝夜顛倒,從事這門手藝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
三墩鎮華聯村聚集了很多手工豆制品店。今年66歲的陳榮炳,做手工豆腐已經近四十年,他經常說:“每天這么多人,有些還趕一兩個小時的路到我這來買豆腐,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也讓我非常的充實”。
想親眼看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機會來了!
中國濕地博物館“從前慢——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一樓游客大廳開幕,這些仍留存在我們身邊的老傳統各個都是寶,充分體現了西湖文化的豐富性、傳承性和創造力。
展覽主題:從前慢——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展覽費用:免費
展覽地址:西湖區天目山路402號中國濕地博物館一樓游客大廳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后停止入館(入館需預約)
快去看看都有哪些吧~
0 1 西湖龍井 國家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8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綠茶制作技藝”擴展項目傳承人:樊生華、葛維冬、俞子良
0 2 九曲紅梅紅茶制作技藝 省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9年被公布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馮贊玉、樓小紅、賈炳校、魯華芳、包興偉、樓龍肖、樓紅盛
0 3 西溪小花籃編織技藝 省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9年被公布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洪立萍、姚水琴
0 4 蔣村魚圓制作工藝 市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8年被公布為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杭幫菜烹調技藝”擴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仲慧濃
0 5 三墩灶頭畫 市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美術項目級別、批次:2009年被公布為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灶頭畫”擴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壽庭
0 6 西湖莼菜制作工藝 市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8年被公布為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杭幫菜烹調技藝”擴展項目
0 7 傳統印花彩染技藝 區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20年被公布為第六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0 8 龍塢年俗 區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17年被公布為第五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0 9 三墩鼓亭樂 區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音樂項目級別、批次:2015年被公布為第四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0 10 上泗草鞋編織技藝 區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08年被公布為第二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0 11 上泗土燒制作技藝 區級
項目所屬類別:傳統技藝項目級別、批次:2017年被公布為第五批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張峰鵬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