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白布、一卷白線、些許染料,便能產生一種富于變化且充滿韻味的美。”6月13日上午,一幅幅新鮮出爐的扎染作品,在人民路街道水川路社區的院子里綻放。
這是水川路社區聯合白銀區社區學院開辦的扎染培訓班,社區工作人員、轄區居民60余人參加了開班儀式,儀式上宣布成立白銀區首個社區扎染工作室“青藍藝染工作室”,并進行首場扎染實踐,參加儀式的居民親身體驗了一把扎染的快樂。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扎染是我國古老而獨特的一種織物染色技藝,起源于黃河流域,云南和四川的扎染技藝曾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未拆線之前,永遠不知道染出一個怎樣的圖案,拆線之后,得到的是獨一無二的圖案,這就是扎染的魅力……”活動現場,社區學院老師詳細介紹了扎染的歷史和由來、制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并現場演示扎染的工藝流程。
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居民們饒有興趣地動手嘗試,大家拿起準備好的各種材料:白布、染料、小皮筋等,設計自己喜愛的圖案,按照老師教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操作,大家邊學邊做,體驗文化藝術之樂。經過扎布、上色、著色、氧化、清洗、晾曬等復雜的步驟,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精美圖案綻放在布帛上。
“這堂手工扎染體驗課真的很有趣,從未想過自己也能親手做扎染,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不一樣的非遺傳承,真的不可思議。”轄區居民金錢芳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藝術品,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水川路社區扎染培訓班計劃兩周開展一次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居民體驗傳統技藝,感受文化的非凡魅力,讓非遺走進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可以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努力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區,積極探索“五治融合”之中“德治”建設工作新路徑,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記者:黃濤
(魅力白銀區官方公眾號)
下一篇
10月26日,江蘇大學求知書院和藝術學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藍染”體驗美育勞育實踐活動。”藝術學院李明珠副教授為同學們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教學。明德”校訓的藍染作品呈現大家眼前。“參與此次藍染活動,我深切體會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求知書院漢
非遺發釵近日,臺東街道積極開展全民參與、喜聞樂見、內容豐富的群體性活動,多形式、出亮點,文體活動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此次趣味投壺體驗活動,將古代傳統游戲呈現在大家面前,讓社區居民深入了解了中華傳統的禮儀文化,同時,讓社區居民在游戲中增強手眼
陳歆彤)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南園街道南華社區以民生微實事為基礎,精心策劃并開展“老手藝,新鄰居”非遺系列文化活動。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贊嘆道:“年輕時只聽說過這些老手藝,沒想到現在能親手嘗試,既能學知識又能
此次非遺臉譜繪制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了京劇臉譜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熱愛傳統文化的種子。下一步,教育社區也將繼續開展此類活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讓更多的轄區居民領略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
2025年1月15日,圓通西路社區寒假托管班開展了以“趣味醒獅,傳承非遺”為主題的醒獅制作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讓孩子們動手實踐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的醒獅文化,培養他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醒獅手工制作對孩子們不僅是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