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滿繡博物館在南山區留仙文化園揭幕,以開放式的滿族刺繡博物館為運營主體,建立滿族刺繡研究所。館內展出以“渤海靺鞨繡”為主的眾多滿繡藏品及衍生品,展品種類豐富,其中不乏刺繡的服飾、鞋包、掛飾、以及封面刺繡的商務筆記本等。通過一針一線傳達出北方民族獨有的粗獷、純樸氣質。作品本身蘊含的強烈藝術風格和旺盛生命力,向觀眾們充分展現了中國民間女紅藝術的魅力。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滿族刺繡的第四代傳承人,中國滿繡博物館館長孫艷玲女士悉心鉆研、敢于創新,"以匠人之心,琢時光之影",力圖通過滿族刺繡這項古老的手工技藝,向世界展示中國民間女工藝術的魅力。
據鳳凰網廣東了解,孫艷玲女士將通過建立滿族刺繡博物館;打造“非遺文化入校園”精品課程;跨界合作,強強聯合等方式讓讓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新的火花,讓滿繡在國際范圍內被認知,為非遺事業打造更大的市場,匯聚更廣闊的資源和力量,為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打造出有代表性的“中國品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水平。
孫艷玲女士表示,深圳滿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將繼續秉持著大國工匠的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融入深圳這個大舞臺,提升深圳重要文化節的國際化水平,以創新和發展的眼光傳承刺繡工藝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以全新的理念管理運作公司積累更多自主創新、合作交流的經驗,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刺繡的光輝照亮更多的地方!
上一篇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這場舌尖與匠心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味蕾的狂歡,更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動破圈,讓世界看見“珠江源頭”的非遺力量如何烹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滋味?!狈沁z傳承人桂千杰展示著新推出的低糖粗糧米糕與制作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