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會場
5月29日,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在桐廬舉行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委會的成立儀式,像天臺山易筋經、江南船拳、摜牛這樣的省內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的非遺項目將有專門的平臺,幫助其傳承和發展。
目前,浙江擁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10項,省級非遺項目72項。
圖二:省政府參事、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講話
圖三: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金堯講話并部署專業委員會下一階段工作
圖四: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吳延飛作籌備工作情況報告
據介紹,專委會成立后,將根據各類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的特性和代表性傳承人的現狀,培養一支能傳承、會傳承、善傳承,并具有現代文化保護理念的傳承隊伍。對于具有鮮明浙江地域特色的戚家拳、錢氏十八般武藝、天臺山易筋經、江南船拳、畬族菇民防身術等非遺項目都要進行歷史典故考證,并挖掘出歷史內涵和脈絡,打造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在鄉村建立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展示展演基地,在旅游景區中建立傳統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在文藝演出場所建立傳統體育藝術化創新基地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成立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委會,帶動系統保護和有序傳承。
圖五: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方勁松宣讀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規章(草案)
圖六: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吳杭平宣讀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候選人名單
與此同時,根據各類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的需要,浙江還將在校園中建立一批技術傳承和文化傳播基地,在社區中建立全民健身培訓基地,在鄉村建立傳統體育展示展演基地,在旅游景區中建立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在文藝演出場所建立傳統體育藝術化創新基地,帶動系統保護和有序傳承。
會議還推薦成立了專委會班子,杭州師范大學學校體育研究所所長、教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民族民間體育開發研究會理事長、秘書長徐金堯等7人成為首屆專委會班子成員。
圖七:省非遺保護協會領導為專委會顧問、主任、副主任頒發聘書
圖八:省政府參事、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頒發證書
中國武術九段、原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武術研究院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康戈武和浙江省體育旅游產業促進會會長,原杭州市體育局局長、中國武術七段趙榮富將擔任專委會顧問。
徐金堯、韓海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摜牛代表性傳承人)、徐昌文(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南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等22人擔任專委會委員。
圖九:全體協會會員合影
下一篇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非遺手工制作活動是一項極具文化魅力和創意的活動,它涵蓋了眾多中國傳統工藝和民間藝術的精髓。親手制作香篆,不僅可以感受香道的獨特魅力,還能體驗傳統文化的韻味。腰扇制作:體驗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親手制作一把精美的腰扇,感受其獨特魅力。你可以親手
相約花朝為主題的文化盛宴如期綻放。“我已經連續三年來參加花朝節了,在這里我不僅展示作品,更講述非遺文化以及張店女紅坊背后的故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場持續兩天的非遺文化盛會,不僅搭建起非遺活態傳承的立體舞臺,更通過文化+旅游的創新融合,讓傳
幾十年來,他在保留傳統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錘煉繪畫雕刻技藝,用巧手妙思和匠心傳承,使別具特色的蒙古包以及蒙古族家具再次煥發出活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他定制蒙古包或蒙古族傳統家具,他所創作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各類獎項,讓民族傳統技藝綻放新的光彩
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2019年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指數評估指標數據》,三大類指標排名結果一并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