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非遺經典,踐行民族復興,電子科技大學級領航班的“小小傳承人”公益小組同成都電視臺天府TV《熊貓星視界》欄目、成都一嘉一傳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進成都美視學校中國部,為全該校師生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別開生面的非遺文化游園體驗活動。
本次活動現場安排了糖畫、剪紙、中國結、香包、棕編、面塑等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與展示,傳承人手把手帶領老師、小朋友、學生家長參與體驗非遺技藝。
其中,糖畫制作展位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
成都糖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成都糖畫大師陳家弟老師 現場講解糖畫 制作過程,并制作糖畫給大家品嘗。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讓小朋友陶醉其中,流連忘返。
專業從事棕編手工技藝近二十年的四川省民間藝術優秀傳承人陳金蓉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二龍戲珠”、“群鶴圖”、“鶴立雞群”等優秀的棕編作品。
陳老師現場展開教學, 小朋友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更深入了解這門非遺技藝。
四川省民間藝術優秀傳承人楊錦文老師也帶著她的獲獎作品“情侶”、“夢幻蝴蝶”來到了活動現場。
楊老師手把手的帶領師生們做中國結,現場掀起一陣中國結熱潮。
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非遺剪紙傳承人史芹芳老師親自示范,引導小朋友,一刀一刀剪出錦繡天地。
香包最早被稱為容臭,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詩句流傳……
非遺傳承人廖艷輝,從小喜愛針織女紅,近十年來,她常常帶著自己一針一線縫制的香包積極參加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本次,她也帶著作品和材料來到了現場,與廣大師生互動起來。
面塑 ,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為原料制成熟面團后,用手和各種專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種花、鳥、魚、蟲、景物、器物、人物、動物等具體形象的手工技藝。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
專業從事面塑創作18年的非遺傳承人劉陽老師為小朋友開啟了面塑的全新世界。
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面塑習作公益?筑夢 | 小小傳承人走進校園,譜寫非遺傳承贊歌,無比開心。
此次非遺文化游園活動,拉近了非遺文化與師生家長之間的的距離,增進了人們對非遺文化的了解,在充分參與體驗非遺魅力的同時,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激活了非遺文化熱情,進一步升華了師生們的文化自信。
作為小小傳承人的我們,也即將奔赴下一個“戰場”。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非遺傳承,我們在路上!
下一篇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為了慶祝春節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2025年1月18日,正值新春佳節前夕,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信陽市第二屆迎新春非遺市集暨浉河區非物質文化保護協會年會在南湖書院盛大啟幕,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的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