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泉州網
春節期間,泉州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顯神通,為廣大群眾烹制出一道道文化大餐。無論是外賣隨點隨到的石花膏、土筍凍,還是泉州花燈、刻紙、梨園戲、南音、提線木偶等,記憶里的這些濃濃年味兒,都在非遺技藝中鮮活起來。
來自省外的王先生一家在中心市區中山路感受泉州花燈工藝 (陳小陽 陳英杰 攝)
臺海網2月2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鑼鼓喧天鬧新春,龍飛獅舞送祝福。春節期間,泉州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各顯神通,為廣大群眾烹制出一道道文化大餐。無論是外賣隨點隨到的石花膏、土筍凍,還是泉州花燈、刻紙、梨園戲、南音、提線木偶等,記憶里的這些濃濃年味兒,都在非遺技藝中鮮活起來。
游客在參觀掌中木偶 (圖片由市文旅局提供)
新玩法帶來新體驗
為實現公眾與非遺的“零距離”接觸,春節期間,泉州推出了多項豐富有趣的社教和文創活動,讓群眾體驗非遺玩法,與群眾產生互動,達到共建共享、寓教于樂的效果。
在中心市區金魚巷小廣場,這里有“變裝秀”。表演者一邊為前來參觀的市民盤頭,一邊介紹道:“蟳埔女頭飾,俗稱‘簪花圍’,頭飾中常用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均由西域通過絲綢之路移植而來……”短短幾分鐘,一個漂亮的“簪花圍”就完成了,看著頭頂的“小花園”,體驗者卓小朋友連連稱贊,對自己的扮相十分滿意。她說:“蟳埔女的發飾很精美,這次體驗讓我更想深入了解蟳埔文化?!?/p>
據介紹,春節期間,在金魚巷非遺空間、小廣場舉行非遺進古城活動,精選非遺項目入駐金魚巷非遺空間展覽、舉辦茶文化品鑒沙龍等。春節、元宵期間,組織體驗性強、民俗關聯度高的項目在小廣場展示,供群眾體驗。
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有“小百合”非遺劇場展演,非遺活態展示及精品折子戲、閩南曲藝展演,包括梨園、南音、木偶、高甲等非遺項目活態展示。
泉州海交館二樓學術報告廳有“瓷”舊迎新、“?!被⑸汗澫盗谢顒印汗澚曀着c刻紙體驗活動,以講座方式帶領市民了解泉州春節的特有習俗,并以刻紙的方式將“?!睔饬糇?。通政巷24號嘉禮館有文化惠民“非遺公益性”演出。金魚巷11號(南音閣)有南音公益表演。除了線下現場的活動,泉州還組織線上活動,比如:線上花燈展、南音云展播等等。
春節期間,各縣(市、區)也紛紛舉辦非遺體驗活動,讓非遺體現價值、創造價值,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吸引更多人,并身體力行地成為非遺的弘揚者。
國家級非遺亮相春節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泉州共有3個項目入選,包括泉州刣獅、泉州木雕,和以永春傳統香制作技藝為代表的福建香制作技藝。目前泉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達到36項,位列全國地級市前列。
“新晉國家級的非遺在春節期間也有相應的表演和體驗活動。”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比如泉州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畫棟,是與建筑雕刻相輔相成而流傳至今的民間藝術,伴隨著傳統建筑的大木雕刻和宗教信仰的傳播,經過傳承與發展,形成了以建筑雕刻、家具雕刻、工藝品雕刻為主的傳統木雕技藝。春節期間,泉州木雕工藝在各博物館有展示和表演。此外,大年初一至初四,清源山還有刣獅表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泉州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負責人說,泉州重視非遺保護工作,堅持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為抓手,以建立和落實非遺名錄體系為載體,加強非遺保護工作的組織、協調,大力推動泉州優秀非遺項目的傳承、發展。目前,泉州市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非遺項目的城市。
大年初一,市民到非遺館打卡逛展。 (陳小陽 陳英杰 黃寶陽 攝)
非遺館展現傳統工藝魅力
借助多元的傳播方式,泉州非遺館扮好“文化中樞”的角色,將非遺文化與人民群眾建立多元連接,除了靜態展示外,還引入動態展演。例如參觀者不僅能看到工藝精品展示,還能現場感受工藝品的制作過程,讓非遺館成為文化中樞,讓更多的人通過活動,了解非遺、走進非遺、愛上非遺。
該負責人介紹,各級非遺館通過舉辦體驗活動,與群眾共享非遺,體驗非遺,使“久居深閨”的非遺得以真正“活”起來。此外,泉州還將舉辦妝糕人、花燈、刻紙、南音、南少林武術、高甲戲、獅陣、提線木偶以及南音等免費非遺培訓班,讓非遺走進生活。
春節期間,泉州舉行多項非遺展示和體驗活動,這將對傳統手工藝傳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給傳承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還能夠讓游客真實體驗到非遺的魅力。
泉州還充分發揮文化遺產資源大市的優勢,合理開發利用,推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工藝美術、演藝娛樂、動漫游戲等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傳統工藝美術產業。(記者王金植 實習生鄭欣星)
下一篇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
那么,什么才算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次,考考你:在中國豐富的文化傳統中,有哪些元素可能不包括在這一名錄之內?這種思考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積極地去探索和保護這些即將被遺忘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