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8日電 (記者 陳杭)以“住民宿·品非遺·享生活·過大年”為主題的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7日在八達嶺鎮石峽村啟動。活動現場,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7日到24日,延慶區還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璀璨成果。延慶區積極發揮非遺文化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本地非遺資源,促進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有機結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
2022年12月16日,延慶區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涉及五大類18項。其中,傳統舞蹈類:延慶高蹺;傳統體育類:陳式太極拳;民俗類:永寧大集;傳統美術類:糖畫、植物拼貼畫、傳統插花;傳統技藝最為豐富,包括:手工編織技藝、傳統皮活制作技藝、烘焙法制油技藝、三司村柏木熏肉制作技藝、延慶傀儡制作技藝、延慶傳統豬頭獅子制作技藝、傳統饸饹制作技藝、傳統虎頭鞋制作技藝、蒙鑲技藝、海棠汁古法熬制技藝、杏仁菜粥制作技藝、古建筑彩畫技藝。活動現場,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據悉,從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延慶區、海淀區、河北張家口市、內蒙古興和縣的優秀非遺項目在活動中精彩呈現。通過非遺文化與村莊符號的有機融合,打造旅游新IP,在推動鄉村振興、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活動期間,延慶區還整合了延慶非遺中的飲食品類,推出了“延慶非遺宴”,打造延慶美食新符號。延慶火勺、賀氏醬豬臉、永寧豆腐、三司村柏木熏肉、延慶傀儡、傳統饸饹、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頗具延慶地方特色的美食被端上餐桌,帶來一場延慶美食的饕餮盛宴。(完)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更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互動話題: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比賽將選出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的美食品牌,入選《2023呼倫貝爾美食地圖》,為市民和各地游客打造獨具風味的流動的美食盛宴。比賽現場,來自呼倫貝爾地區的大廚們紛紛帶著自己的拿手菜前來參賽,一道道融合著大草原與蒙古族特色氣息的美食為現場市民游
非遺傳承日在互動體驗中,游客們將觸摸千年的文化脈絡,在市集的煙火氣中續寫匠心故事。在享受娛樂休閑的同時,游客們還可以在不同的院落中欣賞古琴、香文化和曹氏風箏展覽,充分體驗大觀園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個五一假期,來大觀園盡情享受這場傳統與現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