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1月14日,記者從華林證券獲悉,公司近日啟動鄉村振興文化共創行動,此次行動以廣西上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渡河公”為載體,融入新春佳節美好祝福和全新的文創產品設計理念,使傳統文化煥發新顏,在傳承非遺根脈之余,激活當地文化資源,以文化共創助力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該活動將農村家庭婦女創收與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婦女就業、民族文化及非遺傳承等諸多核心議題關聯,在為當地村民帶來實打實的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反映了公司堅持踐行ESG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初心。
渡河公非遺傳承人覃美華表示,華林證券此次對于“渡河公”項目的文化共創幫扶行動,為當地婦女和下崗職工實現靈活就業,帶動就業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時也為當地鄉村振興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介紹,華林證券一直致力于發揮金融機構專業優勢,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歷年來累計投入公益資金上億元,公益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持續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近年來,華林證券依托自身專業優勢,不斷創新“金融+慈善”的公益模式,并融入更多的ESG可持續發展內涵,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樹立起了企業社會責任標桿。2017年,華林證券率先在西藏成立了華林慈善基金會,作為公司參與西藏地區各類公益慈善活動的重要載體。2021年底,華林證券攜手平安信托、北京語澤基金會在西藏成立“華林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慈善信托”,這是國內首只支持西藏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的慈善信托計劃。2022年,華林證券在深圳發起設立了“華林鄉村振興發展基金”,正式啟動“華林鄉村振興共創行動”,涵蓋“文化振興共創”、“產業振興共創”及“美好社區共創”多個領域。
(編輯 何帆 喬川川)
尋美云南”非遺傳承和鄉村女性賦能項目,探索“全鏈條”賦能與“非遺+”等創新模式,支持非遺產業可持續與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女性在更廣闊的非遺舞臺展現文化自信。
傳承300多年的“王貴武”龍燈,由傳統武術棍法和舞龍技藝相結合,是當地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動。百獅齊舞迎新春,在河南漯河,一場非遺表演“九獅飛天”熱鬧上演。
孔府金石篆刻、曲阜楷木雕刻、魯繡、萊蕪錫雕、淄博琉璃……9月27日,在曲阜尼山講堂,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山東手造展的展區熱鬧非凡,琳瑯滿目的非遺手造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嘉賓的目光。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