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布127個省級非遺基地【每日文博?2月28日】

        資迅| 2024-01-28| 0

        江西公布127個省級非遺基地

        為進一步推動非遺生產性保護、促進非遺保護傳承,江西于2018年9月啟動2019—2021年度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研究基地、傳承基地和傳播基地申報工作。經過各地推薦、組織專家評審及公示等程序,江西近日確定并公布12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其中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60個、研究基地17個、傳承基地21個、傳播基地29個。

        這些非遺基地涵蓋面較廣,包括高等學校(含高職)、科研院所、中小學(含中專、職高、技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有利于拓展社會各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渠道,推動非遺傳承傳播載體建設。

        據悉,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研究基地、傳承基地和傳播基地實行動態管理,每三年申報命名一次。為更好了解基地建設情況,新命名的非遺基地須每年向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提交年度工作總結。(來源:中國文化報)

        中國村落文化博物館即將建成

        2月24日,中南大學新校區長沙市玉帶河邊,中國村落文化博物館主體建設及外立面裝飾已完成,正進行內部裝修。該博物館建筑面積為1.1萬平方米,于2016年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四、五月份全面完工。建成后將是國內第一座村落博物館,將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精神信仰、科技與藝術等多方面,對村落文化進行細致而詳盡的展示。(來源:湖南日報)

        德國烏龜化石上發現骨癌“骨膜性骨肉瘤”

        這只無殼、癌變出腫瘤的烏龜親戚名叫羅氏祖龜(Pappochelys rosinae),它在2015年首度面世。 當時這種吉娃娃大小的物種被譽為龜殼演化謎團的最后一片拼圖,顯示出平坦的肋骨與腹部骨頭如何演化為今日包覆軀體的箱型裝甲。

        2008年,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東北方約80公里處的費爾貝特(Velberg)一座石灰巖采石場發現了大約20具祖龜樣本。 然后這些化石由斯圖加特邦立自然史博物館(Stat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Stuttgart)收藏至今。

        哈萊蒂在去年夏天注意到,這些化石其中有一根大腿骨長著神秘的增生組織。 于是她找來阿斯巴赫協助,以微米級計算機斷層掃描(micro-CT scan)觀察化石骨頭內部的結構,團隊可據此判斷增生和哪一種癌癥有關。

        雖然不可能確知這只祖龜是否因癌癥而逝世,但是在人類的骨肉瘤病例中,癌細胞通常會擴散到肺部。「如果癌癥擴散到肺部,這只祖龜可能會較難逃離危險或覓食,最后它或許因此而死。 」哈萊蒂推測。

        雖然化石骨頭上的病變相對常見,但是大多是咬傷或骨折等創傷性損傷,史提夫. 索爾茲伯里(Steve Salisbury)說,他是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古生物學家,研究霸王龍(T. rex)的傳染性疾病。

        科學家已經在魚類和一只兩棲類化石身上發現了其他數例非常古老的癌癥,也在一只更古老一些的哺乳動物親戚麗齒獸(gorgonopsid)身上發現非癌的腫瘤。 然而,這次的新發現是至今在羊膜動物(amniote)身上發現過年代最早的癌癥。 羊膜動物包含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等。

        這樁骨肉瘤的發現有助于破除某些專家的信念,他們認為疾病會隨時間大幅改變,以至于「無法從當代的疾病表征來認出過去的疾病。 」共同作者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Rothschild)說,他是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的醫學教授,也是卡內基博物館(Carnegie Museum)的研究員,曾經研究過恐龍身上的癌癥。(來源:化石網)

        兒童博物館的牙科展覽旨在讓牙醫不那么可怕

        在凱爾索三河購物中心的兒童探索博物館舉行了一場新的展覽,旨在教授兒童口腔健康知識,并幫助他們在看牙醫時不再害怕。牙醫展于周日開幕,凱爾索·朗維尤商會為其剪彩,牙仙子也前來參觀。博物館執行總監道恩·摩根說,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博物館與快樂兒童牙科和正畸合作,共同舉辦了這次展覽。

        這個裝置有一個小的牙科椅,玩具工具和牙科保健書籍。孩子們可以穿上實驗服或工作服。展覽還包括大牙齒填充動物玩具和兒童可以用來練習刷牙的超大牙刷。摩根說,這是對博物館現有醫學展覽的擴展。

        摩根說,除了教授孩子們有關牙齒健康的知識外,這個展覽還幫助他們了解牙醫的辦公室,以及在參觀過程中會發生什么。很多孩子都不敢去看牙醫,有這樣的展覽可以讓孩子們熟悉,坐在椅子上感覺很舒服。

        “快樂兒童牙科”的布里特尼科爾說,這個展覽符合該診所的目標,即鼓勵人們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我們想為孩子們提供一些有趣的東西,提醒他們在可以玩耍和練習的地方保持口腔健康。”

        摩根說,孩子們通常不去看牙醫,除非有問題。她說,如果孩子第一次看牙醫是為了補牙,那可比簡單的清潔可怕多了。摩根說,她希望這個展覽能讓孩子們在蛀牙等問題出現之前養成良好的牙齒習慣。(來源:http://tdn.com)

        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開設中文網站

        今年2月,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在147歲生日當天向公眾免費開放。記者到達時已是下午5時,莫斯科的室外溫度只有零下6攝氏度,但博物館門口仍然排著三四十米長的隊伍,其中有不少中國游客。排在隊伍前列的中國女孩張思敏告訴本報記者:“我在官網上看了一些中文介紹資料,對里面的展品十分期待。”

        開設中文網站是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針對中國游客的服務之一。記者在現場還看到,售票窗口有銀聯支付的標志。博物館內部中文指引十分清晰,很多藏品還配備了中文講解資料。游客服務中心也提供中文導游機,為中國游客參觀提供了很大便利。

        博物館完備的中文設施及服務得益于其去年加入了“友好中國”項目。2013年,俄羅斯“世界無國界”旅游協會推出“友好中國”項目,旨在通過完善和發展旅游景點、機場、旅行社、酒店等各方面服務設施,為赴俄中國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環境。2018年,有28個新成員加入“友好中國”項目,目前全俄加入該項目的機構達到了約100家。越來越多的博物館也加入了這一項目,如俄羅斯國立歷史博物館、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俄羅斯現實主義藝術博物館等久負盛名的博物館。

        近年來,尤其是2018年世界杯之后,俄羅斯對中國游客的吸引力顯著提升。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的中國游客數量都在不斷增多。

        科教處副經理葉卡捷琳娜說,近年來,中國游客對旅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博物館與“世界無國界”旅游協會、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駐莫斯科辦事處等很多機構展開合作,希望更好地服務中國游客。

        之前,博物館推出了針對中國青少年游客的系列宣傳片《博物館之夜》,播出之后效果很好。“以前大都是游客跟隨旅行團來參觀,現在有更多中國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葉卡捷琳娜說,今年是俄中建交70周年,博物館計劃推出中國主題的特展來為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獻禮。

        招聘懂中文的志愿者、進行導游培訓、設計中國游客專屬參觀線路……來自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的志愿者說:“博物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中國游客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俄羅斯,讓他們在博物館的文化歷史之旅更加順暢。”(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2019年2月25日,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中國科技館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出席大會。

        懷進鵬充分肯定了科博學會五年來的工作。他指出,科博學會堅持學術立會、科普立身,強化大局意識、全球視野,突出人才戰略,注重固本強基,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簽署雙邊合作協議書,在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期間成功舉辦專題論壇,組織首屆“一帶一路”科普場館發展國際研討會等,在與科協事業發展的協同中不斷展現新作為。

        懷進鵬還在會上為“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學技術獎(貢獻獎)”獲獎代表頒獎,并在會間接見一線科技工作者代表。

        來自中國科協機關、直屬單位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及地方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等兄弟學會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全國的會員代表300余人出席大會。(來源:新浪科技)

        溫哥華科學館《鏡子迷宮》展 體驗大自然的數學妙

        溫哥華科學館推出一全新專題展覽,《鏡子迷宮:大自然中的數學》,猶如身臨其境的互動展,探索自然界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原理:例如向日葵花芯的精致嵌套螺旋,或是宇宙的布局,都是和數學有關。這個展覽揭示了一個不一樣的看周邊環境方式,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鏡子迷宮:大自然中的數學》展覽的中心是一個前所未見,精心制作的1,800平方尺鏡子迷宮! 大家齊來體驗無限重復的鏡子模式。

        此外,展覽中的互動元素,促進我們動手實踐學習,揭示我們的日常生活里,數學是無處不在,并通過數字展示我們世界的美麗。

        該展覽由芝加哥的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MSI)開發和制作,人們可以通過互動去體驗周圍環境的數字模式。

        鏡子迷宮Mirror Maze:令人眼花繚亂的三角形鏡子重復出現,看上去宛如無限的圖案陣列,鏡子迷宮里還有一個隱秘的房間。大家來探索一下哦!

        動手探索Hands-on Discovery:人們可以探索自然中,人體身體、音樂、藝術和建筑中的數學模式。例如在數碼屏幕上繪制圖案;制作電腦景觀,比如錯綜復雜的山脈;在鏡子前擺姿勢,觀察人體的數學模式、對稱性等。

        (來源:epochtimes)

        34尊石刻造像驚現五臺山附近佛像窖藏坑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透露,經過近6年的考古發掘,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發掘工作有了重要進展。窖藏坑內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造像時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立佛

        2013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秀容街道辦事處西街村委在基本建設過程中發現石質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忻州市文物管理處對現場進行了考察,初步認定其為佛教造像窖藏坑遺存,隨后對窖藏坑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

        此次發掘的佛像窖藏坑位于忻州古城西北部北城墻邊,造像窖藏坑形制規整,專為埋藏佛像開挖。埋藏的佛像頭部和身部斷裂,佛像身軀放置底部,佛頭放置上部,有意識地保護佛頭面部的完整,明顯是寺院受到強制措施不得已對佛像采取的毀壞和埋藏行為。

        室內整理修復,窖藏坑內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34尊,其中立式佛像6尊,坐式佛像6尊,立式菩薩像4尊,騎象普賢菩薩1尊,背屏式佛造像3尊,跪式供養人像1尊,造像碑殘件1尊,佛頭6尊,菩薩頭3尊,弟子頭1尊,束腰蓮座1尊,經幢殘件1尊。另出土陶碗形燈盞1件。佛造像以單體圓雕為主,也有背屏式組合造像;造像題材有一佛二菩薩、七佛、千佛等;造像質地以石灰巖為主,也有少數砂巖和漢白玉。

        背屏式一佛二菩薩像背面

        本次發掘的佛教造像時代最早為北魏,最晚到唐中期。其中北魏時期造像有:背屏式一佛二菩薩像(標本H1 ∶ 043,石灰巖質)。三尊像造于長方形高臺上,后有背屏。中央坐佛頭殘,削肩,雙臂屈肘略外張,右手施無畏印,結跏趺坐于長方形束腰須彌座上。造像碑殘件(標本H1 ∶ 034,砂巖質)。正面 上部為水波紋、三角紋帳帷,下部為火焰形尖 拱龕楣,龕楣淺浮雕七佛題材,現存5佛,中央佛像有桃形頭光,均為結跏趺坐,施禪定印, 高肉髻, 大衣袒右披覆,其中內衣覆上體右半,衣緣直 。 龕楣外側浮雕4尊聞法比丘。

        在34尊造像中以北齊時期為最多,是寺院供養佛像,編號H1 ∶ X004 立佛背屏后題記,佛像為建義寺沙門僧恪為東魏大丞相高歡祈福而造,可知寺院原名建義寺。 編號 H1 ∶ 009 菩薩頭高 45 厘米, 推測菩薩身高將近 2 米, 說明當時寺院規模不小,延續時間也較長。 根據探方地層堆積情況 和窖藏坑內埋藏遺物下限為唐代中晚期,結合唐代武宗會昌年間大規模滅佛行動來推斷,窖藏坑的佛教造像埋藏時間應在會昌四年(844年)到會昌五年(845 年)。晚唐五代時期敦煌僧人著述的《往五臺山行記》記載:“去過雁門關,南至忻州,內有仁澤寺、開元寺、鐵佛寺。

        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出土的佛像

        提及建義寺,可見會昌毀佛后,建義寺再未恢復。佛造像以單體圓雕為主,也有背屏式組合造像;造像題材有一佛二菩薩、七佛、千佛等; 造像質地以石灰巖為主,也有少數砂巖和漢白玉。 本次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對于研究忻州 地區北朝到唐的佛教文化藝術和五臺山地區佛教傳播有重要價值。(來源:澎湃新聞)

        海外華媒代表探訪三星堆博物館感受古蜀文明

        2月25日,海外華媒代表參觀三星堆博物館。當日,2019“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聚焦四川”活動走進位于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來自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緬甸等9個國家和地區近50家海外華文媒體在此感受古蜀文明。

        (來源:中新網)

        曾創下拍賣紀錄的達·芬奇畫作,是假的?

        2017年11月,一幅據說為達·芬奇所繪的油畫《救世主》以4.5億美元的高價成交,打破了當時單件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紀錄。在電話競標的后半段,有神秘新買主加入競標,將拍賣價從3億美元,抬高到4億美元。《紐約時報》引述相關人士消息稱,《救世主》的買主是沙特王儲,但沙特官方對此表示否認。

        《救世主》

        雖然《救世主》以高價成交,但關于它真實性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救世主》曾于1958年與2005年兩度被拍賣,因被認定是復制品,前后成交價分別為45英鎊和1萬美元。2007年,紐約大學美術學院修復中心對《救世主》進行大規模修復,確認其出自達·芬奇之手。此后它的價值開始水漲船高。

        被買下之后,《救世主》入藏盧浮宮在阿拉伯建立的分館阿布扎比盧浮宮。然而藝術史學家、盧浮宮達·芬奇項目修復顧問雅克·弗蘭克曾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說,盧浮宮方面的高級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知道《救世主》不是真跡,他還給法國總統馬克龍寫信提議在今年舉辦的達·芬奇逝世500周年的展覽中不要展出這幅畫,如果展覽假畫,會令盧浮宮和法國蒙羞。

        目前有消息稱盧浮宮已經取消在10月份的展覽中展出《救世主》的計劃,但是盧浮宮發言人稱雅克·弗蘭克的看法是他個人的看法,不能代表盧浮宮的官方態度。弗蘭克在七八年前曾擔任過盧浮宮顧問,而今年的達·芬奇展覽他并沒有參與。盧浮宮目前已經向《救世主》的主人提出出借申請,正在等待回復。

        去年8月,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的研究員Matthew Landrus曾表示,《救世主》實際上是達·芬奇的助手Bernardino Luini繪制的。

        阿布扎比盧浮宮(來源:新京報)

        相關推薦

        走進泉州非遺館,領略歷史浪漫,感受非遺魅力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資迅 109 2025-07-31

        2024“三下鄉”簡訊·“牛鼓喧天,遺然‘志’得”實踐團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參觀學習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資迅 132 2025-07-29

        “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荊州博物館參觀學習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

        資迅 78 2025-07-28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中博熱搜榜”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DeepSeek指數”等AI大數據模型

        資迅 87 2025-07-27

        守住“老味道” 跟上“新需求”

        這場舌尖與匠心的深度對話,不僅是味蕾的狂歡,更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生動破圈,讓世界看見“珠江源頭”的非遺力量如何烹飪出鄉村振興的美好滋味。”非遺傳承人桂千杰展示著新推出的低糖粗糧米糕與制作精美的花果糕,“老味道要守得住,新需求也要跟得上。

        資迅 107 2025-07-19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国外日产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日本高清不卡一区|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