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貴州麻江:非遺進校園 傳承有新招
貴州麻江:
非遺進校園 傳承有新招
張軍 周召均 張安俊 趙龍才
麻江苗族織錦技藝、苗族蘆笙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也是苗族文化的根和魂??跣W將苗族蘆笙舞開到大課間,將苗族織錦技藝引進課堂,增添了校園活力,將非遺保護傳承從孩子抓起,使之發揚光大。
苗族織錦構圖精美,用工精細,圖案靈活多變而不失為協調對稱,立體感強,美觀大方,具有較大的美學研究價值。麻江苗族織錦技藝于2008年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在校內的苗族織錦技藝傳習基地,該項技藝的非遺傳承人手把手教學,從手織到機織,孩子們在動手傳習中親身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
“我覺得我們苗族的跳蘆笙和織錦都有趣很美麗,每次學織錦或跳蘆笙時我都會很認真?!笨跣W學生熊好真在學習之余,喜歡上了苗族非遺文化的傳習。
每到大課間,在領舞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隨著歡快的苗族蘆笙舞曲跳動起來。民族文化帶著絢麗多姿,走進校園,走進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現在我想把我會的這些都教給學生,讓學生繼續傳承下去?!弊鳛槊缱逄J笙舞的教學老師,卡烏小學教師金信菊是一位苗族姑娘,從小就學習蘆笙舞蹈和苗族非遺文化。
卡烏小學的孩子們主要來自卡烏、龍江、富江等苗族村寨,這里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苗族的孩子,將非遺文化引進校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讓非遺文化活起來,根深干壯而枝繁葉茂,師生們更加自信、更有信心。
將非遺傳承變為校園文化,讓非遺文化在孩子心里扎根,卡烏小學校長楊子江說:“讓孩子們學習民族文化,通過跳蘆笙操上織錦課,把我們民族文化傳揚下去。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形成校園文化積淀和清晰的校園文明風尚?!?/p>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上一篇
下一篇
白孔雀藝術世界非遺市集開張,市民在挑選工藝品。通過整合非遺技藝、藝術展覽和創意市集等多元化業態,白孔雀呈現出聚集效應,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藝術創新工作室和公眾的目光,也逐漸成為京城文化消費新熱點。白孔雀藝術世界從傳統的老式商場轉型為
此次走訪不僅是一次非遺文化探索的實踐,更是一場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的對話。藝術學院動畫教研室將繼續深化動畫專業教學設計與非遺文化的合作,探索傳統文化與動畫數字藝術的創新結合,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12月4日,盤點“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非遺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乙巳春節是版春申遺后的首個春節,讓我們一起盤點首個“非遺版”春節里的節里非遺年味。此次巡演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的地方民
2019臨沂民俗非遺文化廟會,將于12月6日盛大開幕,屆時會有民俗表演,抖音歌舞秀,漢服旗袍秀、舞龍舞獅以及民俗小吃空降現場,出示此文,門票免費送,10萬逛吃劵全城派送.文中有驚喜~2019臨沂首個民俗非遺文化廟會讓我們開啟臨沂民俗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