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fā)起的“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征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正式發(fā)布。
既能旅游放松心情又能在旅途中輕松長知識,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寶藏路線吧!
? 1 ?
北京城市中軸線非遺主題旅游線路
本線路以北京中軸線上重要遺產點為坐標和線索,貫穿中軸線南北,以文物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帶領游客領略非遺故事和技藝,體驗北京的古都文化、老城文化和紅色文化,彰顯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打造北京中軸線深度旅游典范。
? 2 ?
千里草原風景大道非遺支線
這里的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六大草原之一,這里是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所在地,這里是中國馬都、馬文化最佳體驗地,這里是電影《狼圖騰》拍攝地、草原狼的棲息地,錫林郭勒千里草原風景大道,全長約1000公里,包括1條主線、6條支線。
? 3 ?
浙西南鄉(xiāng)非遺技藝體驗游
以龍泉青瓷、龍泉寶劍與青田石雕這三種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美術為杰出代表的浙西南傳統(tǒng)工藝美術在全國有突出影響,取得了輝煌成就,浙西南"非遺"工藝美術具有純、透、雅、韻、藝等技藝特色。
? 4 ?
徽文化非遺研學之旅
徽州文化是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區(qū)域文化,其內容廣博、深邃,有整體系列性等特點,深切透露了東方社會與文化之謎,全息包容了中國后期封建社會民間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基本內容,被譽為是后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典型標本。
? 5 ?
濤濤黃河非遺之旅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也有稱第二大河流)。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fā)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于種植。
? 6 ?
齊風魯韻非遺之旅
泰山以五岳獨尊名揚天下,歷代曾有12位皇帝在此封禪。豐富的帝王文化,杜甫《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是表達充分體現(xiàn)泰山巍峨雄偉險峻。更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稱!
? 7 ?
屈原昭君故里非遺之旅
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寶坪村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長江的一條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經村前,溪水三西半繞著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寶坪”。
? 8 ?
廣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遺產深度游
作為一座建城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廣州素有“千年商都”之稱,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中,產生了諸如粵劇、醒獅、廣東音樂、廣繡、廣彩等享譽海內外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至今仍然活躍于人們的生活中,成為廣州文化名片。
? 9 ?
中越邊境非遺之旅
廣西中越邊境國防公路是國內最美的景觀公路之一。它東起東興市竹山鎮(zhèn)大清帝國1號界碑,西到那坡縣弄合村,全長780公里。行車時身邊的那條河的一半屬于越南,山上的那一邊升起的裊裊吹煙竟是越南的村莊,路經多個邊關口岸看熱鬧繁忙的邊貿,在311高地體味一下戰(zhàn)爭,觀德天瀑布,到通靈大峽谷看看亞熱帶植被景……
? 10 ?
黔東南侗族非遺深度體驗游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一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一支發(fā)展而來。侗族主要從事農業(yè),農業(yè)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兼營林業(yè),農林生產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侗族地區(qū)的萬山叢嶺中夾雜著許多當?shù)胤Q為“壩子”的盆地。
? 11 ?
交響絲路非遺之旅
跨越歷史八千余年的甘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也是中醫(yī)藥學的發(fā)祥地之一,被譽為“河岳根源、羲軒桑梓”,甘肅省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南北分布8個不同類型氣候區(qū),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多彩,滔滔黃河非遺之旅。
? 12 ?
喀什民族非遺主題游
喀什地區(qū)古稱“疏勒”“任汝”“疏附”,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商埠;還是新疆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xiàn)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建筑風格及傳統(tǒng)經濟的特色和精華。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xiàn)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 讓我們走出去看看,祖國的豐疆闊土與文化傳承。」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要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活力。互動話題: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xiāng)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fā)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tǒng)展示
近日,「中博熱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熱門工美非遺類博物館榜單公布,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榮登第11名!「中博熱搜榜」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tǒng)計發(fā)布。此次榜單還首次引入“ChatGPT指數(shù)”“DeepSeek指數(shù)”等AI大數(shù)據(j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