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小室有乾坤
靜默之間,悠悠訴時光
深藏在十三巷里的臨夏八坊非遺館
一處靜謐之處暗藏玄機的地方
打開臨夏文化之門
傳統與風雅伴隨而來
從踏進青石板的此刻開始
歷史文化交融與重合,臨夏自古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大家庭,正是如此,這里集結了多元的文化瑰寶。
河州磚雕、葫蘆雕刻、回族宴席曲、河州平弦等都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坐落在八坊十三巷的八坊非遺館將這些文化珍寶濃縮到了一起。
沿著王寺巷走進八坊非遺館的大門,首先引入眼簾的便是一座整體構造以木雕為主的兩層閣樓,柱子上、門窗上都刻著精美的雕花圖案。
不管是花卉還是飛鳥門椽,插梁、梁枋上木雕的高超精湛技藝尤為淋漓盡致,嘆為觀止。
館內陳列了國家級,省級,州級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全市國家級非遺項目 2 個,省級項目 6 個,州級項目 38 個非遺項目以圖片展板,實物展示、宣傳視頻方式將臨夏傳統美食、節日、民間戲曲多方位展現出來,方便游客更全面的了解河州文化。
這些臨夏特有的文化產物也將為游客帶來獨具特色的觀賞感和體驗感。
每個展廳的文化元素濃厚,在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中,展廳的設計陳列卻極具現代設計氣息,文化與歷史的匯聚,現代與傳統的碰撞,完美的將非遺文化藝術用新穎現代的手法表現出來,年輕人看了越發想看,老年人看了驚呼贊嘆,這就是規劃展館時的初衷,也是傳承古老技藝的表現。
古街巷的魅力不光是優質的景色,濃厚的文化與傳統的技藝交相呼應才能更加體現出一個地方歷史的雄厚。
風景入眼,文化入心!還有什么能比得上八坊十三巷呢?
非遺館的存在與其說它是「非遺館」,倒不如說它「傳承所」,是臨夏文化的見證。
來源|臨夏市文旅之聲
上一篇
最近,非遺文化展廳設計可是火得不得了!用AI快速打造驚艷非遺logo說到非遺展廳設計,logo可是門面擔當!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展望非遺文化展廳設計的未來,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創新,更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互動話題:你最想看到哪些非遺文化
泉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游客,更以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流連忘返。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就是一座集展示、傳承、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文化殿堂。除了豐富的展品展示,非遺館還設有非遺
活動通過AI技術與非遺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傳統文化傳承的新路徑。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用簡單AI工具,輕松設計出專屬非遺logo,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非遺文化與AI設計的完美結合無論是為自己的非遺項目設計專屬logo,還是為活動宣傳制作
7月17日,學校“牛鼓喧天,遺然‘志’得”暑期社會實踐團相繼走進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以下簡稱非遺館)參觀學習,切身感受非遺魅力,助推非遺傳承發展,堅定文化自信。陳列館是陜西首個全面、系統展示
2023年8月31日下午,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35名志愿者在學院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荊州博物館,同學們邊走邊看邊拍,感受荊楚文化發展變遷,交流各自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