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皮影(圖片來自南充市人民政府官網)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走進北京展覽館的展廳中,漫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四川展區里,透過圖片、視頻、實物展品、場景模擬、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術手段,全方位呈現出“大美四川”的“奮進新時代”成就。當參觀者目光觸及到一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余曉玲 通訊員 利民 在東莞市石龍鎮的中山路上,東莞市非遺項目興塘醒獅正在舞動,周圍圍滿了觀看的群眾,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或是拍照,或是錄像,記錄下這一精彩時刻——這一幕發生在2022年東莞“非遺在四區”系列活動石龍專場的活動現場。
粵港澳(東莞)非遺墟市展現非遺文化魅力 圖為非遺墟市吸引市民帶孩子進場購買。 李純 攝 粵港澳(東莞)非遺墟市五周年暨非遺手繪地圖拼圖發布活動1日在廣東東莞市文化館舉行。來自東莞、佛山、云浮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熱鬧的墟市進行展現,讓人感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 通訊員 徐穎 圖/主辦方提供 2月4日,韶關市翁源縣建設路鑼鼓喧天,歌舞飛揚,一派喜氣洋洋的歡樂景象。“文化翁源·魅力非遺鬧元宵”——2023年翁源縣民間藝術大游演活動精彩開啟,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再次點燃翁源街頭的年味
中華刺繡,一針一線織就傳世驚艷。刺繡距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傳統手藝之一。中國有四大名繡:蘇繡、蜀繡、湘繡和廣繡,不同地區具有獨特的風格與特色,憑借工藝價值和藝術價值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篇報告在介紹四大名繡的同時也為大家挑選了在民族刺繡領域具有
原標題:魅力陜西行|非遺大放新光彩:彬州民間刺繡 彬州民間刺繡代表著彬州勞動群眾的聰明才智,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過年豐富多彩的“刺繡”給彬州兒女帶來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更承載著古老彬州的深厚歷史文化積淀。今天,小編帶您聊聊非物質文化遺產——彬
“兩岸一家 泉茶花香”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月3日在山東濟南舉行。 呂妍 攝 (新春走基層)在濟臺胞感受中國非遺魅力 促兩岸文化交流 中新網濟南2月3日電 (呂妍)“兩岸一家 泉茶花香”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濟臺情深福兔鬧元宵”活動2月3日在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近日,橋頭鎮中心小學舉辦“少兒畫非遺”主題畫展,通過畫非遺、展非遺活動,增加少年兒童對非遺的了解,讓少年兒童關注非遺,走進非遺,傳承非遺。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本次畫展展出的作品均為“東莞有你繪美麗——2022年少兒傳統文化
涂國佳在編織畬族彩帶章村鎮供圖中新網湖州9月16日電(施紫楠王豆豆)一個織帶架,綁上幾十根五彩絲線,一塊削尖的竹片,一挑一撥穿插其中,獨具畬族特色的彩帶在一雙巧手中漸顯雛形。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章村鎮郎村村文化禮堂內,涂國佳正在教授當地婦女畬族彩帶編織技藝。
涂國佳在編織畬族彩帶章村鎮供圖中新網湖州9月16日電(施紫楠王豆豆)一個織帶架,綁上幾十根五彩絲線,一塊削尖的竹片,一挑一撥穿插其中,獨具畬族特色的彩帶在一雙巧手中漸顯雛形。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章村鎮郎村村文化禮堂內,涂國佳正在教授當地婦女畬族彩帶編織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