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蘇怡蓮 顏瀾萍 歐陽進權 王炳聰 潘倩)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人民群眾對非遺保護工作的參與感、獲得感,各縣(市)區陸續開展非遺展示、展演和普及推廣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非遺的迷人魅力。 12日,由鼓樓區文化體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蘭州4月11日電 (黃帆)據甘肅省文旅廳消息,2022年第一季度甘肅省非遺保護領域聚焦“一區三園”文化強省建設相關重點版塊內容,統籌推進專項資金績效評估、省級非遺工坊建設、“戰國豪車”非遺文創產品研發等重點任務,更好地助力甘肅文化強省
原標題:“一張網”“一站式”“一鍵通”(引題) 浙江省“數字非遺”工程賦能高質量美好生活(主題) 中國文化報駐浙江記者 徐繼宏 傳統要有新創新,傳承要有新突破,傳播要有新發展。 在浙江,非遺網、非遺網絡學院、非遺微信公眾號、非遺抖音號、非遺視頻號等“數字非
“一眼千年 非遺讓你看見!”今天,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征集大賽正式啟動,面向全球征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我們熱忱期待熱愛非遺、熱愛杭州的您來一展身手。 目前,杭州現有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
江蘇蘇州市橫涇實驗小學成立了蘇扇工作坊,學生正在制作絹宮扇。 華雪根攝(人民視覺) 在河北深州市舊州中學,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指導學生習練形意拳器械。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攝 組裝扇骨、齊整扇面、設計吊墜,江蘇蘇州橫涇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蘇扇制作的過程中感受扇香古韻
近日,國務院批準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其中江西有18項入選。今天大表哥帶你來逐個認識!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共計
本文轉自:人民網-浙江頻道 “以前辦理漁民畫版權登記,需要特地跑到市里的版權登記窗口,再由市里統一提交給浙江版權服務中心審理。現在有了‘漁民畫云碼頭’,7個工作日就能獲得版權證書了。”這個國慶假期,舟山普陀漁民畫原創作者蔣德葉一心扎在畫室里。如今辦理作品版權登
紅網時刻6月4日訊(通訊員 高德民)6月3日,非遺保護·中國實踐——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紅網時刻6月4日訊(通訊員 高德民)6月3日,非遺保護·中國實踐——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在湖南省雨花非遺館展開。活
1、已有800多年歷史“桂林團扇”扇面圖案桂林非遺項目有哪些的編織繪畫以桂林山水為主桂林非遺項目有哪些,蘊含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桂林非遺項目有哪些,2018年,“桂林團扇制作技藝”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產品遠銷日本韓
而不是從本地區本單位乃至個人的短期行為和政績需求出發,來考慮非物質遺產保護保護問題為此,各級立法機關必須加強和加快非物質遺產保護的立法工作,明確職責和分工,確定具體的保護體制和法規,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政績。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