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圖片視頻只能記錄非遺技藝的形態,這項實驗通過采集非遺傳承人創作時的身體特征數據,將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藝本身“量化”,揭開了技藝的“基因密碼”。大數據揭開非遺技藝“基因密碼”“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復制出非遺技藝,那非遺的價值又何在?”一旦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莫柏槐與青山嗩吶的故事青山嗩吶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莫柏槐的書房里依舊亮著燈。電影《百鳥朝鳳》講述的,是老匠人焦三爺傳承和守護北派嗩吶的故事?!边@是莫柏槐學習嗩吶近50年的心得。出生于嗩吶世家的莫柏槐,真正與嗩吶結
郭佳)“精彩夜吉林”消夏演出季暨第五屆“吉林非遺節”7日晚間在長春文廟拉開帷幕,豐富多彩的非遺節目、非遺項目吸引大量民眾前來參觀打卡,讓仲夏之夜充滿快樂的氛圍。
為加大韶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力度,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隆盛醬油釀造技藝保護單位,推動建設韶關市隆盛醬園博物館,讓該非遺項目重新回到歷史建筑隆盛醬園老樓,全面展示百年老字號“隆盛醬園”的歷史文化。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將舉行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市文旅局將于本周六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17項非遺展示、3項非遺表演、1項在線養生講座、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代
文旅融合,于非遺是一個機遇和平臺,為非遺的傳承與傳播,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提供了新路徑,弘揚非遺價值,提升旅游品味。“非遺+研學”的模式,不僅助力青少年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傳承,能讓更多人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助推文化產業發展。
此舉不僅沒有影響當地非遺傳承工作,反而增強了一些老藝人、老工匠“帶徒授藝”的積極性——把真正投身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能人引進來,是確保能者上、庸者下的有效手段。隨著人們對部分非遺項目的喜愛,“非遺傳承人”的頭銜似乎變得越來越“值錢”,對此我們應
博覽會以“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為主題,六個板塊的活動精彩紛呈,其中非遺保護學術成果展、傳統工藝大賽、民歌大賽為本屆博覽●民歌大賽、非遺大舞臺、手工藝互動體驗等系列活動。
江蘇常州:用“非遺”產業“金鑰匙”,開啟鄉村振興新路徑非遺和鄉村有著天然的血脈關系,日前,江蘇省發布了《關于建設非遺工坊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各類非遺工坊100個,通過充分發揮非遺資源和非遺工坊優勢,助力鄉村振
聯合國非遺會議:收緊代表作申報 肯定中國履約工作2009年之后,非遺代表作的評審開始向擁有代表作數量較少及沒有代表作的國家和地區傾斜,同時鼓勵各國聯合申報共享的非遺項目。本次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次評審履約報告。